最新新闻:

“坏妈妈,剪碎了我最爱的裙子”

时间:2021-08-10 08:16:50来源:凯叔讲故事

文|娇云

看到一位妈妈发的求助帖,唏嘘不已。

女儿很喜欢新买来的粉色公主裙,

每天都要穿它上学,

就连晚上睡觉也不愿脱下来,

一连两个月都是如此。

中间妈妈也给孩子另外买了几条裙子,

但她仍旧只要求穿这一件。

早上起床,

见不到裙子就会生气,

不肯刷牙洗脸,不愿上学。

这天,女儿又因为裙子磨蹭着不肯出门,

妈妈一气之下,

当孩子面把裙子剪破了。

孩子被狠狠地伤到了。

晚上睡觉前,

女儿说:

“我喜欢妈妈……

但不喜欢剪我裙子的妈妈。”

妈妈无比内疚,

连夜上网找同款裙子,又发帖求助,

希望能做些什么补偿女儿。

虽然妈妈为此事懊恼,

却仍然遭到网友指责,

认为这会给孩子留下阴影。

明明知道裙子是孩子最喜爱的,

却情绪上头毁了“惹事的裙子”。

当她这么做的时候,

一定没想过,

这个举动对女儿的伤害有多深。

“你是我生的,我还处理不得你点东西?”

在一档综艺节目里,

女孩李茜茜提及多年前的一件事,

伤心地哭了。

那次,茜茜专心地画着学校布置的美术作业,

眼看就要完成了,

爸爸却不分清红皂白地把它给撕了,

理由是:“学习时间你竟然在画画。”

而成年后的女儿,

依旧没逃脱爸爸“霸道”的伤害。

茜茜从小就喜欢狗,

但父母不让她养。

工作后,她终于如愿以偿地养了两条狗。

但爸爸却不断劝她弃养,而她并没有同意。

谁知爸爸竟趁着看望女儿时,

背地里把两条狗送了人,

而茜茜气到几乎崩溃。

不少父母认为,

孩子是我生我养的,

处理他点东西有何不可,

孩子的东西能有多大价值,

没有了还可以买。

看它不顺眼,不喜欢,

当然可以处理它们。

他们考虑的都是自己,

根本没有物权的概念,

而这种现象,屡见不鲜。

知乎上有个提问,

从小有被父母扔过心爱的东西吗?网友纷纷分享自己的经历。

有人说,爸爸卖了他珍藏的游戏光碟。

另一位网友爸爸扔了他最宝贝的笔芯。

作家耿沫在所著

《给大忙人看的教子书》书中写道:

父母把孩子当作自己的附属品,

才会把孩子的物品当成“我的”,

并随意处理。

视孩子为附属的父母,

自己是关系中的主体,

孩子只是从属。

他习惯不假思索地把自我意志加给孩子,

相信自己的想法永远比孩子的正确。

不在意他的意愿,

任意替孩子作主,

随意处理他的物品。

表面一切都是为孩子好,

实际却悖离了他作为独立个体的规律,

侵占孩子心理成长空间,

影响身心健康成长。

“你毁了我东西,知道我有多难过吗?”

假期里,孩子沉迷电视和玩具,

爸爸多次催写作业,他都没行动。

被惹恼的爸爸,

竟拿出孩子最爱的玩具,

高举锤子,威胁道:

“做不做?(作业)”,

儿子不知所措地看着爸爸,却不吭声。

“啪”的一声,玩具碎开,

孩子再也忍不住了,

哭喊道:“这是爷爷给我买的”。

爸爸并不理会,

怒气冲冲地回屋又要拿玩具,

孩子被吓得退到墙角,

终于喊道:“我做,我做……”

爸爸的目的达到了,

可孩子内心却被惊恐占据。

而看着心爱的玩具被砸,

自己却无能为力,

他又该有多么心痛、绝望。

一位网友分享了小时候的经历。

从小,她跟姐姐没有玩具,

姐妹俩省下饭钱在地摊上买了个小芭比,

把它当作宝贝一样放在柜子里。

妈妈发现后,

不仅丢了玩具还臭骂了她俩一顿。

后来,

姐妹俩又找些破布缝了个小兔子,

妈妈又把它剪了个稀烂。

那时她们还小,只感觉很伤心。

而随着年龄增长,

这些伤心却变成了对妈妈的愤怒,

感觉也越来越深刻。

现在,

姐妹俩不愿跟妈妈亲近,

逃避说亲密的话,

并且讨厌和她肢体接触。

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父母不经孩子允许随意处理他的东西,

孩子会感觉父母对自己的忽视和不尊重。

孩子所爱的物品,

是他这个人的代表。

父母未经同意随意处理,

孩子感觉到的是自己没被尊重,感受被忽视。

父母忽视孩子物品被毁的伤心,

他没有表达的情绪就会被压在心底。

而情绪一味地积压,

只会让它或伤人或伤己。

更可怕的是,

这也会导致孩子对情绪的认识以及理解的缺失,

当情绪来临,要么选择压抑,

要么不受控制地任意爆发。

而随意处理孩子的东西所带来的不被尊重感,

还会造成孩子自我价值不足,自尊低下。

这让他遇事倾向自责,

总感觉自己不被人喜欢,

无法信任他人,难以与人建立亲密的关系。

真正的爱,里面没有强占,

有的是在意和尊重,

如此,才能有益于孩子的成长。

尊重,是成长必不可少的养分

被尊重的孩子才会自尊、自信,

肯定自身的价值。

以尊重为前提的爱,

也才是孩子成长最好的养分。

首先,视孩子与自己平等,

在意他的感受。

孩子是有思想、情感,

有独立意志的个体。

父母需要像待朋友般平等地对待孩子,

而不是只考虑自己的想法,

轻视孩子的需求和感受。

尤其孩子有不合理的行为时,

父母要避免只顾表达自我情绪,

而忽视给孩子带来伤害。

网上一个视频里,

孩子想吃冰激凌,

爸爸担心吃坏肚子,就拒绝了。

孩子生气地大哭大闹,

还不停地要打爸爸。

爸爸没有责怪,而是假装害怕后退,

借势跟她开玩笑,

想让她从负面情绪上转移出来。

见孩子哭得伤心又拒绝爸爸,

妈妈过来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

并安慰她,

不一会儿,

孩子就停止了哭泣。

在处理孩子的事情时,

父母如果以他的感受为重,

给予接纳和关注,

孩子才能认可、接纳自己的感受,

帮助情绪健康地发展,活出真实的自己。

其次,尊重孩子的物权。

人格心理学家高尔顿·乌伊拉德·奥尔波特认为,

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初期内容,

包括对自己身躯的认识,

以及对人或事物的占有感、

支配感和爱护感的正确认识。

对所有物的占有感、支配感以及爱护感,

即常说的物权意识,

它的发展会影响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

如果父母尊重孩子的物权,

他就能分清“独享权”和“分享权”,

并通过它来确认自己的身份,

正确的认识“我是谁”。

凡孩子的物品,

需要尊重他的支配权,

父母要避免代为作主。

霍思燕有次想把嗯哼多余的玩具送给别人,

但她并没有直接去送,

而是先跟嗯哼商量,

结果孩子坚决不同意,

霍思燕随即放弃了这个打算。

尤其孩子保存多年的物品,

已成为他精神的朋友,情感的慰藉,

如果父母也表现出珍爱,

孩子就能体会到尊重和理解,

也学会尊重别人。

最后,“策略”对待孩子执拗的行为。

有时候,父母既想尊重孩子,

又想有更好的结果,

这就需要有“策略”。

尤其孩子执拗的行为,

往往挑战父母的忍耐极限,

策略对待就可以两全齐美。

网上一位妈妈分享视频,

女儿很喜欢一条红色的半身裙,

不管冬夏、上学或外出都要穿它。

妈妈刚开始不理解,

也没办法说服她,

于是想出折衷的办法,

比如,天冷时把裙子套在外套上,

睡觉时说服她脱下来抱着裙子睡,

上学不穿裙子,

但把它放在书包里,

让孩子随身携带。

另外,也可以尝试用其它物品来代替。

比如,孩子只爱穿一条裙子,

父母可以说服他用喜欢的玩具代替等。

孩子执拗行为的背后,

是受某种需求趋使,

硬碰硬只会伤到孩子。

但如果能以策略的、迂回的方式对待,

就避免触及父母自身的怒气,

也能保护孩子,避免幼小的心灵受伤。

《少有人走的路》书中有言:

“爱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于,

爱者与被爱者都不是对方的附属品。

付出真爱的人,

应该永远把爱的对象视为独立的个体,

永远尊重对方的独立和成长。”

爱,是两个独立个体的相互成就。

亲子之间的爱,

是父母保持自身的独立,

并且也尊重孩子的独立,

以保护者、引领者,助跑人的身份,

一路引导孩子成长。

愿爱和尊重在亲子间流动,成就彼此的成长。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