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8-17 16:16:45来源:月妈爱生活
80多年前,一位四岁的小男孩望着璀璨的星空,指着皎洁的月光,对妈妈说“妈妈,长大了我要到月亮上去”。妈妈微笑着回答“可以呀,那你别忘了早点回家吃晚饭哦!”
20多年后,这位小男孩终于长大了,如愿登上太空。他就是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1961年4月1日,27岁的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飞船登上太空,实现了人类首次遨游太空的壮举。后来,每年的这一天被定为“世界航天日”。
后来,加加林说,如果没有当年妈妈的那番话,他也不会成为太空第一人,妈妈才是推他走向太空的第一人。
这位伟大的母亲当年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竟然让孩子实现了别人连想都不敢想的伟大梦想。
加加林妈妈的这句话给了孩子两样宝贵的东西:
一个是安全感,告诉孩子,无论你身在何处,不要忘记家永远是你的根,是你安全的港湾;
二是自由,尊重孩子的梦想,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潜能。这两样东西分别就像风筝的线和翅膀,缺一不可。
没有风筝的线,风筝也就失去了安全感,在风雨中飘摇,找不到方向,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安全落地。
没有了自由,就像风筝折断了翅膀,永远无法展翅高飞。其实,教育就是要给孩子这两样宝贵的东西。而安全感主要来源于父母,并且婴幼儿时期是给孩子建立安全感的最佳时期,安全感也是人格独立的基础。
安全感高的孩子,相对阳光开朗、愿意表达、自我评价高,愿意亲近不同的人和物,接纳性强,在陌生的环境中更积极更勇敢,对未来不恐惧。安全感低的孩子,往往对新鲜的人和事物感到害怕,不敢表达自我,又害怕独处。
那么,父母的哪些行为会影响孩子的安全感呢?
第一、3岁前的母婴分离处理。
初生婴儿在与抚养人亲密接触和交流当中会逐渐形成对抚养人的依恋,除了有生理上的依恋,还会有心理上的依恋。当抚养人离开,宝宝会感到焦虑和不适,需要安抚才能慢慢平静下来。
反之,当抚养人回来,宝宝感到轻松愉悦。所以,宝宝0至3岁时,强调的是妈妈的角色很重要,妈妈跟孩子在一起给孩子建立最初的安全感,如果非得分开,爸爸补上。
现在,由于家庭经济压力普遍比较大,很多职场妈妈刚出月子就不得不去上班,白天把孩子交给上一辈抚养。等到孩子几个月了,认妈妈了,对妈妈有所依恋了,每天早上妈妈去上班就成为了一件令人揪心的离别,宝宝的哭声萦绕在耳旁,妈妈却不得不加快脚步,迅速离开。
大部分妈妈在与宝贝分离时都是采取“偷偷溜走”的方式。殊不知,这个时候的宝贝处于感知运用阶段前(0至2岁)或前运算阶段(2至7岁),具有“客体永久性”概念,不能理解守恒。妈妈的突然消失就会让宝宝以为妈妈永远没了,焦虑和恐慌自然产生,这样很难给婴幼儿建立初期的安全感。
如果妈妈要去上班,将宝贝托付给上一辈,那么就要大大方方地告诉孩子:妈妈上班了,8个小时候就回来,抱一个再出门,再跟宝宝说一声再见。下班尽量准时,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呼唤宝宝,拥抱宝宝,让孩子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
不要以为孩子小,听不懂。这样重复几次,宝宝就知道妈妈消失一阵子就会回来,慢慢孩子就能接受妈妈的离开,以后妈妈出门还会主动跟妈妈再见,帮妈妈开门了。
安全感就从婴幼儿时期与妈妈心理上的分离而建立起来了。
第二,父母的关系。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良好的家庭关系。
父母幸福,孩子才能感受到被爱,才能感受家的温暖,不用看父母的脸色行事,不用为父母的关系而担忧甚至内疚自责,才能铸造孩子最基本归属感和安全感,形成阳光开朗的性格。有调查表明,其实父母离婚对孩子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6至24个月的创伤期而已,这本身就具有自我修复能力,最主要的是父母幸福。
第三、妈妈的情绪稳定。
人非圣贤,谁都有脾气。妈妈情绪稳定并不是指妈妈不能生气,而是指妈妈的“地雷区”稳定。孩子当然可以不听话,如果孩子什么都听父母的,那他如何超越父母?只要不触碰原则就可以,如果触碰原则底线,当然是需要被“修理”的。
一位同事,有一次发工资,领导给她奖励1000元,心情格外好。孩子放学回家的路上因为和同学去玩了,到家的时间比平时规定的时间晚了整整一个多小时。当孩子战战兢兢回家,等待妈妈的怒火时,这位同事却高兴地对孩子说“孩子,快洗手吃饭,妈妈给你做了最爱吃的红烧肉”。孩子当时受宠若惊,以为晚点回来就不是事了。
第二天继续晚回家一个多小时,结果刚进门就被妈妈暴打一顿。这下孩子彻底懵了,后来,孩子知道看妈妈的脸色行事,学会委屈自己,取悦妈妈。小小年纪的孩子过早成熟,未必是件好事。
其实是孩子没有边界感,内心缺乏安全感和自信的表现,这样的孩子往往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手上,以为只要自己做的足够好,别人就会对自己好,一辈子唯唯诺诺,卑微生活。
所以,作为母亲一定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提高自己的修养。即使生气,也要时刻告诉孩子,生气不是针对人,是针对事。无论孩子犯什么错误,父母永远爱孩子,并且愿意陪伴孩子一起改正错误。
总之,不同的年龄段的孩子需要不同的心理营养,就像一颗小树苗,园丁需要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对它进行不同方式的管理。4个月至3周岁期间,父母需要正确做好与孩子心理的分离,同时用良好的家庭关系给孩子建立充足的奠定一生的安全感。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2021-08-17 16:16:36
2021-08-17 16:15:55
2021-08-17 15:45:50
2021-08-17 14:45:50
2021-08-17 14:17:42
2021-08-17 14:16:52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2021-08-17 16:16:16
2021-08-17 15:45:53
2021-08-17 14:45:53
2021-08-17 14:18:01
2021-08-17 14:17:20
2021-08-17 13:45:5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