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考古新青年|90后文保队员蒋璐蔓:用一双巧手 让老祖宗留下的宝贝重焕光彩

时间:2021-09-12 08:16:55来源:华西都市报

封面新闻记者戴竺芯杨博

埋藏地下数千年,文物被重新发现的同时,也面临着劣化、糟朽等问题。文物保护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解决它们,用科学的方法延续文物的价值。

从今年1月至今,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研究所11名队员在三星堆考古发掘现场承担出土象牙保护任务。蒋璐蔓是其中一名90后文保队员,从发掘现场开始,他们就介入到象牙的保护工作中。筹备象牙保护工作第一步,为后期保护修复做准备。

在象牙提取难度最大的4号坑,他们探索出一套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完成了整坑47根糟朽象牙的提取和临时保护。在金光闪闪的5号坑,他们给予每一片细碎的文物呵护,用专业的技术守护古蜀文明密码。

目前,文保队员们正进行后期的实验室研究工作,一双双巧手,让老祖宗们留下的宝贝重新焕发光彩。

糟朽象牙怎么取?

覆盖、固定、支撑、分离“四步走”

到目前为止,三星堆遗址祭祀区3号坑到8号坑发掘的相对完整象牙达到了500余根。每一根象牙保护背后,都是考古文保队员们辛勤工作的结果。

4号坑的象牙保存状况是祭祀区几个坑中最差的。第一次看到现场象牙的情况,蒋璐蔓的“心都凉了”。“满坑黑乎乎的,象牙就像面条煮熟了的状态,有些扁了,有些都成了波浪形。”蒋璐蔓说,看着满坑糟朽的象牙,文保队员经过多轮讨论,方案一改再改。最终,决定采用物理加固方式对其进行提取。

先覆盖上一层保鲜膜,再继续用高分子绷带进行物理加固,赋予其一定的支撑后,再针对象牙、器物叠压的情况,用线锯等工具慢慢将它们分离取出。“刚开始还是很担心的,但是我们有专家、老师、同事们一起,用经验和技术慢慢克服了现场的困难。”这项工作的完成,极需耐心、细心和专心。

如今,随着发掘进程,蒋璐蔓暂时离开发掘现场,回到实验室中继续进行三星堆遗址出土象牙应急保护材料研发与性能研究工作。到目前为止,象牙的保护仍是世界性的难题。蒋璐蔓和她的工作伙伴们一同,探索着针对象牙应急保护材料的研发。她的工作任务是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用于象牙应急保护的材料提出需求,使糟朽的象牙能够得到更好的保存,已经有所进展。

金器象牙相叠压

妙招提取后还有惊喜!

三星堆5号坑从发掘以来,就一直“金光闪闪”。截至目前,金面具、金珠、金箔、“金斧”……稀有金器不断出现。

一次,在5号坑的发掘过程中,蒋璐蔓和她的同事们发现有一处的金器和象牙紧紧叠压在一起。“那时候我们在寻找金面具的另一半,只取金器就相对容易。但是那天我们看到的是一片金器和象牙叠压在一起的复杂状态。”蒋璐蔓说。

一片薄薄的金器上,叠压着小象牙片堆成的“小山包”,情况十分复杂。怎么把它们完好无损的提取出坑,让现场的队员们都犯了难。经过讨论,队员们最终决定采取局部整体提取的方式将其整体提取,之后在实验室进行分离。

回到实验室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金器和象牙片最终成功分离,惊喜随之而来。蒋璐蔓在紧贴金器一面的象牙片上,发现了丰富的纹饰,十分精美。“虽然是个小东西,但是我们的决定做对了。”蒋璐蔓解释,如果在现场进行提取分离,可能会对象牙片造成较大的损害。

正是因为现场文保队员的参与,做出了保护方式的决策,人们才有机会看到,在表面残破象牙片的另一面,还有岁月留下的痕迹闪着光。

文保工作进驻考古一线

最佳措施呵护千年宝藏

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需要作出选择的时候特别多。由于发掘过程中常常出现不可预见的情况,考古和文保队员都需要在现场商量判断,规划方案。

“状况太多了,老祖宗给你埋成什么样子,你就得去想办法。”蒋璐蔓说,他们遇到的情况千奇百怪,都需要根据以往经验和现场情况去选择适当的方法。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文物得到更好的保护。

“文保和考古的紧密结合,是现代考古发展的趋势,在三星堆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蒋璐蔓眼中,三星堆这次的发掘中,文保队伍从一开始就介入到考古发掘现场,从发掘开始就采取最佳的保护措施,这是一种进步。

例如,蒋璐蔓在发掘现场所承担的记录工作也是两者结合的很好案例。与考古发掘者的记录工作不同,文保队员将文物在现场的保存状态记录的十分详细,这是现场文保工作的第一步。“我需要记录器物的状态,根据它所在位置和出土状态,为临时保存、后期保护修复采取措施提供资料参考。”

最让蒋璐蔓高兴的,是她从这次考古文保工作中感受到的公众对于这项工作的理解。“文物保护的概念在社会大众更普及了,大家都理解配合我们的工作,这是十分幸运的。”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