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儿子偷拿母亲300元,妈妈的处理方法,让家里的钱再没少过

时间:2021-10-02 08:16:22来源:综艺娱乐早知道94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孩子“偷拿”父母的钱财或者拿家里的现金,面对这种情况,不同父母处理方式也不相同,很多家长对此也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

“偷拿”家里的钱算不上“盗窃”,家长的处理方式十分重要

几天前,涛涛妈发现自己手包有被翻过的痕迹,由于周末要去随份子,前几天涛涛妈特意从银行取了几千块现金,放在包里后就再也没动过,发现手包被翻了之后涛涛妈仔细检查了一下,发现少了300块钱,涛涛妈以为是自己记错了,就没当回事。

晚上丈夫回家后和丈夫说了这个事,没想到丈夫表示,“我上个月兜里也少了100,当时还以为是掏丢了或者是你拿去用了。”

想到这,夫妻二人把心思转移到了儿子涛涛身上,不过出于谨慎,涛涛妈还是赶紧查了一下自己的银行卡余额以及取款记录,果然,自己取的钱确实丢了300块。

晚上,二人趁儿子睡着以后翻了一下儿子的书包,不出所料,在夹层的最里面,涛涛妈发现了叠好的3张100元。

涛涛爸顿时就有些火了,想把儿子叫醒质问“偷钱”的事情,但及时被涛涛妈拉住了,孩子不是这样教育的。

第二天早上吃饭的时候,夫妻俩开始“演戏”,涛涛妈对丈夫说:“我随份子钱咋少了300,你说是不是家里进小偷了啊?报警吧?”涛涛爸也配合着说:“你是不是把钱落在枕头下面了,还是床头柜里了?晚上找找,没有再报警。”

听着二人对话的涛涛一脸的严肃紧张,也插话。吃过早饭后,涛涛趁父母“不注意”把300块原封不动的放到了妈妈的枕头下面。放完钱的涛涛一脸轻松。

找到“丢失”的300块后,涛涛妈很开心的对儿子说,“看看妈这记性,总把放好的东西记错地方,你可别学妈妈呀。”

之后的周末,涛涛妈借故带着儿子出去大吃了一顿,期间也旁敲侧击知道了儿子是想买一块好看的手表,之后涛涛妈给儿子买了手表,同时也语重心长告诉孩子,有什么想法就和爸爸妈妈说,肯定会尽量满足的,在那之后,家里的钱再没少过。

调查显示,在普遍10岁以下的孩子当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头拿家里钱财或者偷拿超市物品的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的本质就是坏的,更多时候他们的道德边界意识十分模糊,在他们眼中的这种行为和我们大人所谓的“盗窃”有本质的不同。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当然需要教育引导孩子,但方法绝不是上去就打就骂,就给孩子贴上“小偷”、“盗贼”的标签,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才更重要。

孩子为什么会存在“偷窃”的行为?

★欲望得不到满足

有的孩子家里条件差一些,对于同龄孩子的吃穿表示羡慕甚至嫉妒,知道自己家里无法满足自己,强烈的私欲又会不断的侵蚀内心,甚至扭曲心理,这时候多半人就会尝试“偷”的方式来满足自己,这时候孩子也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有多么错误。

★为了引人注意

在现在这个物质层面极为富足的社会,很少有孩子会因为对生活物质不丰富而去伸手“偷盗”了,更多时候,孩子这种错误行为更是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有的父母忙于生意,有的父母责任感差,对孩子不上心,不关心孩子,极端的孩子会选择这种方式来吸引父母的注意力。

★叛逆

还有的孩子因为家里教育比较严格,孩子的性格培养方面家长也有缺失,导致孩子早早的年纪就开始叛逆,为了让家长难堪,孩子多半会做一些过分的事情来“打脸”父母,“偷盗”就是最常见的手段。

★行为意识模糊

很多孩子“偷拿”的行为都发生在小时候。大多孩子此时还不明白“偷窃”的概念,认为“我喜欢,我就想得到,就得是我的”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孩子就会“不由自主”的去伸手。

那么,一旦孩子出现了类似行为,家长应该如何做呢?

▼冷静对待,平和处理

一旦发现孩子有这种情况,首先冷静是必须的,切不可操之过急直接对孩子大吼大叫,甚至给孩子直接贴上“小偷”标签。

如果是女孩儿,比较好面子,家长可以采取上文中看破不说破的婉转的平和处理法,既给孩子足够的面子,维护自尊心,又能保证教育好孩子。

如果是男孩儿,可以找个机会和孩子心平气和的正面谈谈,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对于犯的错误也敢勇敢面对,勇于承担责任。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给予孩子适当的零花钱

从孩子五六岁上小学开始,家长就应该适当的给孩子零花钱了,至于多少和频率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及时给予零花钱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发生“偷盗”的可能。

▼专门的零钱抽屉

在家里准备一个专门的抽屉用来放零钱,虽然大人们习惯了无现金支付,但对于刚上学的孩子来说,现金还是最重要的支付手段。在抽屉里放入几十元零钱,这个钱谁用都可以,用之前说明用途即可。

这就变相让孩子有了掌握金钱的主动权,让孩子有了主人翁意识,同时这种信任反而会约束孩子不乱花钱。

▼帮孩子理财

对于孩子的压岁钱等一些额外收入,家长可以帮孩子存起来,小额零钱用储蓄罐,储存,压岁钱等大头收入可以建立一个账户,但是密码一定要孩子自己保存,银行卡家长保管。

既能保证钱不给孩子乱花,又能保证孩子有自主管理自己“资产”的权利,这样一来,每次还想花钱都会经过家长,虽然不建议家长干预,但也能最大程度孩子不乱花钱。

总之,面对孩子出现“偷盗”的行为时,家长既不能反应强烈,也不能掉以轻心,正确及时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当然,更不要因此去包庇孩子,或者只是简单的告诉孩子下不为例之类,教育是一定要有的,甚至说如果效果不好,一定程度惩罚也是必不可少的。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