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6 10:16:16来源:蓝天情感
看到别的孩子能说会道,当小主持人、讲故事样样拿手,羡慕不已;
看到别的孩子到哪都能畅意表达,一会儿功夫就跟周围打得火热,从不担心人际关系;
再看看自己家孩子的差距,心里不免有些着急。
语言是孩子的第一表达方式,而很多家长却忽视了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优势。
孩子出现语言障碍,跟父母的带养方式有很大关系,这几种常见的错误示范,你家有这样的情况吗?
情景一:电子产品代替陪伴
孩子拿着书找妈妈。妈妈对孩子说:“妈妈忙,我给你找个音频故事听。”妈妈打开了电视机,给孩子播放着电视机里的动画片。
妈妈育儿靠电子产品,而忽视了语言环境的培养,这样的情况下,孩子就会出现说话晚,说话口齿不清的情况。
正确做法:父母要亲自讲故事、随机编故事更有乐趣。因为父母的声音,胜过一切音频和电视。
很多父母认为,动画片和音频故事里有丰富的语言和词汇,比自己讲得更专业,但其实它缺少了一样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情感,语言表达能力只有在情感的互动中才会吸收发展。
大部分家庭就一个孩子,全家老小都围着孩子转。当孩子咿咿呀呀地说着自己的诉求,甚至是不说话用手指,家长(尤其是老人)立刻明白意思,帮助完成指令。
“你是要喝水吗?妈妈马上去拿。”
这样就失去了在语言环境下锻炼孩子的最好机会。
正确做法:父母应耐心等待孩子说完清晰完整的句子。
当孩子咿咿呀呀地表明自己要喝水时,不要急于满足她的需求,家长此时可以说:“不着急,把你要说的事情清清楚楚地讲一遍。”
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多给予孩子说话表达的机会,如果孩子的表达不完整,或者发音不清晰,可以做一遍示范,再耐心等待孩子模仿重复。
家长在聊天说话时,孩子因为好奇,会像十万个为什么一样去咨询家长,“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要喝水?”
家长的状态不好,或是家长太忙,会跟孩子说:“现在跟你解释你也不懂,等你长大就知道了。”、“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你说得不对!”
家长的强势会让孩子直接地感受到这种距离感。一旦有这样的距离感,孩子就不愿意再跟家长说话。
正确做法:尊重平等
“这个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理,我想可能是…你觉得呢?”
“这是我的想法,如果你有不同意见,请来说服我。”
给孩子“知情权”、“选择权”、“决策权”。
除了要注意日常与孩子的交流方式,还可以利用碎片时间,与孩子玩一些有趣的语言类小游戏。
1、贪吃的小动物
准备:
动物卡片若干。
玩法:
家长随机抽出一张动物卡片,在抽取卡片的过程中,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唱“逛一逛,动物园,宝贝你要认真看,动物爱吃什么饭”,随后让孩子大声读出卡片上动物的名字,并说出该动物喜欢吃的食物,如熊猫爱吃竹子,小马爱吃草等。
2、正听反说
玩法:
爸爸或妈妈说一句话,让孩子反着说出来,比如:原句是“熊大”,那么孩子就要说“大熊”;原句是“爸爸妈妈爱宝宝”,孩子就要说“宝宝爱妈妈爸爸”。字数尽量由短到长,从简单到困难,以免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3、猜猜“我”是谁
准备:
一些动物、植物、水果卡片,也可以用纸片随机写上一些身边的物品,最好是孩子认识和接触过的。
玩法:
爸爸或妈妈先做示范,拿出一张卡片,并用句子形容这一卡片上的物品,让孩子来猜,等到孩子了解规则后,让孩子叙述物品特征,家长来猜是什么。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2022-03-06 10:16:11
2022-03-06 09:45:57
2022-03-06 08:45:57
2022-03-06 08:17:18
2022-03-06 08:16:36
2022-03-05 20:16:46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2022-03-06 09:46:00
2022-03-06 08:46:00
2022-03-06 08:17:39
2022-03-06 08:16:56
2022-03-05 20:16:23
2022-03-05 19:46:0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