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5 20:16:57来源:西安歪妈
去年11月份,一位父亲开三轮车接女儿放学,女儿却用书挡住头的视频爆火。
视频中的父亲看上去十分朴实,时不时地用毛巾擦去汗水,脸上满是尴尬的笑容,女儿则是蹲在三轮车斗里,用书严严实实地将脸挡住,生怕让同学看清自己的模样。
很明显女儿是在担心,怕被同学发现自己家庭条件如此窘迫,而父亲则是未想到,女儿会在外人面前表现得如此疏远,只能用苦笑来掩饰尴尬。
对这名女孩的行为,我们或许很难评判其对错,毕竟从心理学上来说,孩子在5岁时就会开始在意外界的看法,尤其是同学们的评价,进而产生“攀比心理”。
从小女孩的角度来说,不希望自己被同学嘲笑、刁难、排斥,这样的做法算不上错,或许掺杂着一些“虚荣心”,但归根结底是种“自我保护”。
不得不说,当孩子发觉世界的参差,家与家之间的贫富差异时,家长的教育方式十分关键,不仅会影响孩子价值观的形成,更会决定孩子的人格健全。
妈妈,为什么同学家开车,我们骑电动?
前段时间,朋友在接儿子放学时,经历了这样一幕。
“妈妈,为什么同学家开车,我们骑电动车?”面对儿子的童言无忌,朋友愣住了。
她从未想到,一向乖巧的儿子,也会问出如此“刁钻”的问题,或许是因为自尊心使然,朋友选择回避话题,没有给出正面回答。
事后朋友和我聊起这段经历时,忍不住一脸懊悔,表示当时不应该转移话题,应该选择告诉孩子生活的真相。
确实,很多家长可能都有类似的经历,随着孩子越来越大,不经意间会发出“灵魂一问”,有家长会选择转移话题,逃避孩子的问题,有家长会选择“反将一军”,质问孩子“一天天就知道攀比,你怎么不和同学比成绩”?还有的家长则是刻意“哭穷”,一句“家里没钱”回答孩子的所有问题。
然而以上这些回答,其实都不是理想中的答案,如果家长应对不当,很容易对孩子成长造成消极的影响。
家长的错误回答,让“穷”成为孩子心中的一根刺
面对孩子在物质上的“攀比”,如果家长的应对方式错误,只会无形中为孩子树立错误的观念:家庭条件不好等于低人一等,使得孩子内心愈发地脆弱敏感,久而久之,“穷”会成为孩子心中的一根刺,产生自卑心理,即便是长大以后,也会难以释怀。
比如有的家长会对孩子刻意“哭穷”,令孩子内心变得愈发匮乏,自尊心受挫,在和同学展开社交时,贫寒的家境成了迈不过去的坎,每当同学谈论起一切关于花钱的话题时,都会忍不住自惭形秽,内心局促不安。
等长大后,“自卑感”更是深入骨髓,很容易走向极端:不是刻意地追求金钱,盲目地用消费来对自己过度补偿,就是终其一生生活在原生家庭的阴影里,不敢放开手脚去消费,永远过着抠抠搜搜的日子。
事实上,我们要想让孩子正确面对这种贫富差距,首先要摆正自身的态度,只有家长的精神富足,才能在精神上“富养”孩子。
父母的态度,是孩子对贫富差距“免疫”的关键
在《一岁就上常青藤》一书中,大学教授薛涌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当时他们一家三口初到美国,日子过得很是拮据。
某天女儿放学回家,向他询问为什么家里既没有房,又没有车时,薛涌选择了如实回答:“因为我们现在还没有钱买。”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之所以会问出这样的问题,只是开始逐渐对金钱敏感,如果家长能解开孩子的困惑,引导孩子对贫富差距有正确认识,那么孩子往往不会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经过一年的奋斗后,,薛涌教授一家经济条件好了很多,成功在美国买下一所房子,而此时女儿早已经逐渐对贫富差距“免疫”,从不羡慕其他同学家富裕的生活。
所以当孩子询问“妈妈,为什么同学家开车,我们骑电动?”时,我们大可以直接对孩子说出真相“是啊,别人家有汽车,咱们家没有”,但同时也要告诉孩子“虽然现在我们还没有,但不代表将来没有,别人家的汽车,也是爸爸妈妈辛苦工作挣来的,只要努力奋斗,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上”,让孩子认清生活的真相,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歪妈结语:
当孩子询问关于贫富差距的问题时,我们不妨大大方方地说出最真实的答案,让孩子了解真实的情况。
只有家长自身保持积极乐观地态度,才能让孩子也坦然面对贫富差距,不因为物质上的窘迫,而失去精神上的自由。
今日话题:你会怎样回答孩子的类似问题?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2022-04-05 20:16:50
2022-04-05 20:15:57
2022-04-05 19:45:55
2022-04-05 18:45:55
2022-04-05 18:16:43
2022-04-05 18:15:58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2022-04-05 20:16:21
2022-04-05 19:45:57
2022-04-05 18:45:57
2022-04-05 18:16:24
2022-04-05 17:45:57
2022-04-05 16:45:5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