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7-09 20:17:14来源:新京报
新京报快讯(记者 陈琳)7月9日,中宣部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4位来自民政战线的基层党员代表现场交流。河南省郑州市儿童福利院党支部书记、院长李燕,是福利院里740多名孤残儿童的“院长妈妈”。她说,“让孤残儿童都能得到呵护,拥有幸福,是我始终坚守的信念。”
“我们这里的男孩都姓郑,女孩都姓周,这里也叫‘郑周大院’。”2006年,李燕负责郑州市儿童福利院新址的筹建,2008年5月,福利院正式开园。
十多年来,李燕始终瞄准建全国强院的发展目标,努力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我们建立了河南省第一个新入院儿童救治病房——天使驿家、河南省第一个与医疗机构合作的脑瘫康复中心,成立了河南省首家由福利机构主办的特殊教育学校,还专门成立了救助社区困境儿童的蓝手杖家长俱乐部,先后救助各类困境儿童5000余人,使1200多名孩子圆了‘回家梦’,1000多名孩子实现‘健康梦’。”
李燕介绍,福利院有一个孩子叫郑小辉,他下肢瘫痪,但是很爱学习。他对李燕说,“院长妈妈,我想上学,我上课的时候可以不喝水,我下了课就不用去厕所了。” 李燕说,听了孩子的话,她当时就哭了。在多部门的帮助下,孩子如愿以偿进了课堂。母亲节的时候,他还专门画了一幅给妈妈洗脚的画送给李燕,李燕把画带到了现场。“如今孩子已经20多岁,在上海过上了独立幸福的生活。”
除了郑小辉,还有三次病危的郑少东,他最终找到了收养家庭。重度脑瘫的曹园园,经过常年的康复训练,已经生活自理,并找到了寄养妈妈。“在这里长大的姑娘们,陆续步入婚姻殿堂,参加完她们的婚礼,我又参加她们孩子的满月酒。”李燕说,她从“院长妈妈”升级为“院长姥姥”。
福利院里740多名儿童,98%以上都是残疾或患病儿童,主要是脑瘫、唐氏综合征,还有智力和肢体残疾。李燕说,针对这样的特殊孩子,要考虑每个孩子的优势,针对每个孩子的情况,因材施教、精准施策。院里的孩子,如果智力正常,但肢体有问题,除了学习文化课,福利院会教他学习绘画、手工、陶艺、电脑等技能。针对智力低下、肢体没有问题的孩子,对他们进行保洁、保安、绿化等培训。
“不管哪一种孩子,我们都不放弃,对他们都充满希望,希望给他们一个好的未来。”李燕说,“我常和同事们讲,因为这些孩子我们相聚,我们要感谢这些孩子,为他们做更多的事,不放弃、不抛弃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生命活得更有尊严。”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白爽 校对 柳宝庆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2021-07-09 20:16:54
2021-07-09 15:33:13
2021-07-09 09:40:05
2021-07-08 20:16:14
2021-07-08 19:46:00
2021-07-08 18:46:02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2021-07-08 20:16:38
2021-07-08 19:46:01
2021-07-08 18:46:04
2021-07-08 18:16:34
2021-07-08 16:17:03
2021-07-08 14:16:3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