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农村单亲妈妈逆袭爆红,比李子柒更接地气,她让1700万粉丝看见乡愁

时间:2021-08-05 14:17:42来源:半月谈

一张鹅蛋脸白白净净,一头乌黑的长发绾成发髻。初见福建姑娘沈枝丹,很难把她与常年风吹日晒的“农活好手”联系在一起。握手后才发现,她有一双指腹长茧、皮肤粗糙的手。仔细一看,刚刚采完莲子的她,小腿上留着数道红色刮痕,脚趾缝里还夹着些许泥巴。采莲、挖笋、劈柴、晒茶、下厨……在抖音平台,沈枝丹以“乡愁”为主题发布农村生活视频,吸引超过1700万粉丝关注。

在两百多条短视频里,沈枝丹大部分时间都在安静而专注地做着手中的活儿。在福建武夷山脚下的茶园、竹林、虫鸟和鱼溪,热情洋溢的村民和家人,闽北农产品和土特产,都是她的拍摄背景和素材。随着粉丝数量不断上涨,沈枝丹“火了”。在武夷山,提到“乡愁”,很多人都知道这里有一位深山里的“网红”,甚至还有千里之外的粉丝到武夷山旅游时前来拜访她。这不禁让人好奇:一个土生“网红”,为什么能吸引这么多关注?

没想过我会“红”

2018年1月22日,外地创业失败的沈枝丹在回家的出租车上发出第一条抖音时,没想到未来自己会有上千万粉丝。“其实当时我什么都不会,连账户都是请人帮忙注册的,稀里糊涂地发了当时的心情,连个标题都没有。”彼时,沈枝丹对短视频社交平台还不熟悉,“拍摄完点击发送键后,都不知道发到哪里去了。”一如她当时不知道自己的前途在哪里一样。

做过锯板厂的小工,在酒楼里端过盘子,后来又创业办起瓷砖加工厂,而立之年的沈枝丹以为生活会渐渐好起来,没想到瓷砖厂濒临倒闭,还欠下许多欠款。“创业失败以后,我回到农村帮家里做点农活。”回到家乡福建省武夷山市洋庄乡坑口村,沈枝丹开始在抖音平台记录女儿嬉闹、家人分享食物、自己家务劳作的温馨画面。

谈及为什么取名“乡愁”,沈枝丹说,起名字时特别想家,最早的网名就叫“乡愁”,后来一直沿用这个名字。“从那时到现在,我觉得这个称呼表达了我对家乡回而不得的思念。”拍抖音几个月后,一条包茶的视频让沈枝丹的粉丝数量“增加了一个零”。“武夷山产茶,以茶闻名,很多人从事着与茶有关的营生,我想着不如发条与茶相关的视频。”在那条视频里,沈枝丹将茶仔细地放到包装袋中,再在茶袋盖上戳,封装、装盒、装车一气呵成。几乎一夜之间,她的粉丝数量从八千人增长到八万人。

渐渐地,“乡愁”的许多视频获得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点赞:或是在后院厨房,山泉、石臼、大黑狗相伴,她默默地晒茄子干、沏茶、剥笋、宰鹅;或是在小院里,家人围坐庆祝生日;或是拍摄充满烟火气息的早市赶集场景;或是戴头盔骑着摩托驰骋在乡间小路上……扑面而来的点赞,令沈枝丹惊讶。“没想过会有这么多人关注我。”累积了一百多万粉丝数后,她开始认真构思每一条抖音应该怎么拍摄。“我开始想把短视频当作事业来做,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助更多的人。”

不想赚“快钱”

随着“乡愁”知名度越来越高,“不是农村人”“包装出来的”“有团队”“模仿李子柒”“马上要直播带货”等质疑和猜测,开始冒了出来。“许多人说我看起来不像农村的,但我的乡邻们都说我比男人还能干活。”“我和李子柒的风格不同,李子柒镜头里的生活是我梦想中的。”“拍抖音只是为了记录生活。早年的视频由亲戚拍摄,如果找不到人拍,我就立着手机支架找好角度自拍。”……5月10日,为了回应外界的种种猜测,她发布了一条从18岁到30岁的回忆视频,简单讲述了自己成为单亲母亲、独自创业失败、回乡重新开始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据飞瓜数据显示,凭借这条回忆视频,沈丹当天涨粉达92.99万。沈枝丹一一回应质疑。直到去年11月,她的小团队才正式建立:由“95后”组成,客服、打包、摄影、运营、产品、剪辑各一名。在粉丝数量累计达五百万后,有网红孵化机构找上门,开好价格谈合作。沈枝丹思考了一晚上,“和机构合作可能要做违背‘初心’的事情。比如接一些广告,赚的是‘快钱’,而我想通过自己的方式赚‘慢钱’。”沈枝丹所谓的“慢钱”模式,是“通过自己的力量,让村里的茶叶和其他农副产品走出大山”。

“网红”标签,成为她拓展当地特产销路、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力量。“村里种的茶,采的杨梅,妇女们晒的茄子干、笋干、杨梅干等小零食,沈枝丹都会收一点卖出去。”52岁的坑口村村民熊春英说。“她还给我们开工资,一天120元,帮忙选茶叶、包粽子。”收茶的过程中,沈枝丹发现茶叶和农副产品“品质没有标准,挨家挨户收起来比较困难”。“有的村民一年给茶田施肥12次。”沈枝丹心疼地说。于是,她联系了制茶师傅教村民如何更科学地把茶青制作成茶,嘱咐村民在虫害时节做好措施,提高茶叶品质。

为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她牵头成立了武夷山筑梦乡愁农村合作社,鼓励村民投身茶叶、白莲、笋竹和芋头等特色农业产业,由公司对接合作社进行采购和销售。“我希望做农村产品的供应链,帮助农村的产品走出去,不辜负村民们对我的期望。”今年5月,沈枝丹还与武夷山市五夫镇五夫白莲专业合作社合作,通过线上渠道推广白莲销售。她说:“为乡村振兴出一份力,我很有信心。”

愿乡民不愁,“乡愁”不愁

谈起愿望,沈枝丹眼神发亮:“让乡民不再愁,让乡愁不再愁!”在短视频中,逢年过节时,沈枝丹便下厨张罗一桌菜,邀请村里留守的老人和孩子们聚餐。今年妇女节,她组织村里的妇女一起做饭聚会,玩起鸡鸭“套圈圈”游戏,自己出钱为村里的妇女购置了脸盆等节日礼物。“八十多位妇女来参加,年龄最大的九十多岁,最小的三十多岁。”熊春英开心地说。“网红”乡愁为村民的生活增添了活力与色彩,同时也吸引许多年轻人返乡创业。

“80后”诸葛丽华曾在黑龙江经营茶叶店。2020年结识沈枝丹后,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回乡创业的渴望又“燃”了起来,他决定回到家乡发展,“终于不用在千里之外漂泊,我坚信回来能有更大发展。”1989年出生的吴树平从福建工程学院毕业后已经在福州“漂”了9年。“心里始终放不下老家和父母,偶然间刷抖音发现了同村人‘火了’,且带领乡亲们把日子过得富起来,激发了我想回家的心。”吴树平说,他发现村里有红色旅游资源,却没有足够的配套设施。他打算回到坑口村,开一间民宿,扎根在村里发展。

近年来,“牛爱芳”“念乡人周周”“桃子姐”等越来越多乡村生活博主在抖音平台上走红。“太接地气了,让我一下子有了回家的感觉”,“我们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被慢节奏触动”,“你陪父母慢慢变老,这是我理想的生活”……网友在给博主们的评论中表达着对乡村生活的渴望和对家人、家乡的思念。现代人对乡土美食和田园风光的向往是共通的。“美”不分国界,能引起全世界的共鸣。在海外社交网络上,沈枝丹发布的充满乡土情怀的内容吸引了网友关注。前不久,“乡愁”团队还收到了来自美国纽约的茶叶订单。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陈经超认为,在城市钢筋水泥的丛林里,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下,人们很难有机会接触大自然的环境,但是对于自然生活还是非常向往。乡村网红抓住了“乡愁”,通过短视频的直观形式,将人们带到了“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喜悦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中,“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的淳朴中,让更多乡村风景和风土人情被看见,给了更多返乡创业青年带动村民致富和改变家乡的机会。时下乡村生活短视频的走红,绝非偶然。

来源:8月4日《新华每日电讯》成风化人

记者:新华每日电讯庞梦霞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