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1-20 20:16:26来源:凤凰周刊
自河南南阳往南50公里,就是油田。这座曾经繁华的石油小镇,随着石油开采的结束,男人们多离开家乡去新疆继续采油,或去南方谋生路。女人们则被留下,照顾幼儿和老人。
〓 南阳油田站点女骑手合影(当天有三位女骑手请假)
一年前,美团外卖入驻油田。目前站点总共有骑手24位,14位是女性,其中13位是母亲。她们家中多有尚在读小学、幼儿园的孩子,妈妈曾在镇上做服务员、公司前台、销售,多年来,她们在工作和家庭之间艰难支撑。
外卖骑手这份工作,使得她们的困局发生了一些改变。
▲ 点击观看视频:为了孩子,她们选择了做外卖骑手 ▲
中午11点,手机里响起系统的提示音时,胡玉培正坐在华莱士外,边等单边给家人纳鞋垫。
她停下飞针走线的手,先确定订单的地址。她脑海里有一张油田地图,系统的提示音响起时,就会悄悄启动:小区位于“园丁区”,收货地址“12栋6楼”,在小区最尽头。接着她收起鞋垫,赶去店家催单了:即将赶上点单高峰期,商家忙碌,有时候会错过点单消息。
〓 午高峰前,正在等单的胡玉培
这是5个月以来跑单历练的结果。胡玉培是河南南阳油田站点的一名女骑手。骑手APP标记了她的成绩:上线100多天,没有差评。很难想象,去年她来站点面试骑手时,还不清楚外卖怎么送,不会使用手机地图,也说不清自己住在哪个街道。
她和婆婆、3个孩子生活在油田东部的村子里。和多数留在的油田女人一样,她的丈夫常年在外做焊工,家里的事,她和婆婆分工。婆婆负责做饭、接送小孩上学,她负责洗衣打扫等家务。
〓 下班后,胡玉培回到家中为孩子们准备晚饭
要兼顾这些,胡玉培学会了见缝插针地安排时间。她会在早上起床后,把家人的衣服放进洗衣机,下午回家换掉电量耗尽的电瓶车,再把衣服晾上。
这是1月4日,元旦假期结束的第一天,气温骤降,不少骑手钻进常常等单的华莱士店里避寒。靠门位置坐着等单的、戴粉色绒线帽的骑手妈妈,叫张彩丽。搁在膝盖上的双手指甲,呈现一种亮丽的水红色,无名指甲上还绽放着一朵白色的小花。她一辈子没做过美甲,几天前,趁着美甲店活动,做了一次,9块9,张彩丽犹豫,朋友在边上劝她:“你都上班啦?怎么不能美美的?”
〓 刚做完美甲不久的张彩丽,正在处理外卖订单
做骑手前,张彩丽在家做了近4年家庭主妇。她丈夫是采油工,每年随采油队伍去新疆,一走数月。女儿出生后,张彩丽全职在家照顾。去年9月,女儿念幼儿园后,突然闲下来的生活让她无所适从,听说一些前同事在做外卖骑手,10月,她索性也加入了。她还有个14岁的大儿子,家里两个孩子上学,出来跑单转换心情,也能赚些收入。
在油田,像胡玉培、张彩丽这样的骑手妈妈,在站点共有13位。
她们的孩子多数还在读幼儿园和小学,需要接送和照看。早上8:00前,她们会送孩子去学校,而后回家做做家务,之后,她们出现在文体中心南侧的广场集合,参加骑手早会。
“工作、家庭两不误”,胡玉培笑着说。
〓 送餐中的胡玉培
中午是接送孩子的时间,也是跑单高峰期,但油田地方小,接送时间也不长,不影响跑单,不那么忙碌的时候,骑手蒋随平临近中午12点,都要回家给儿子带饭。
因为骑手这份工作时间自由,还能赚些收入贴补家用,吸引了镇上的妈妈们加入。
油田站点24名骑手,14位都是女性,妈妈有13位,占比接近6成。而夏季外卖高峰阶段,站点有30名骑手,25名是女性,占比更高。
等单时,妈妈们也会聚集在一起闲聊,她们对各家的情况基本清楚,同时克制自己,不做过多地打探,只是在需要的时候相互帮扶。
组长杨娟是公认的热心大姐。几乎每一位新来的骑手,都是由她带着,在油田街上送上一两单,再独立去跑。杨娟38岁,梳利落的高马尾,总是笑眼盈盈。她去年才回到油田,之前在外地做销售十多年。因为儿子进入青春期,爷爷奶奶无力管教,她才决心回家乡找工作,陪在儿子身边。
〓 杨娟(中)与同事们在站点休息闲聊
骑手王红梅的经历和杨娟相似,她们都在东莞打过工,也都是因为孩子的教育才选择回来。王红梅在广东待了十多年,先后待过音响厂、电瓶厂,一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工资从1800涨到4500,一家四口住二十平米的工厂宿舍。她十点钟下班,两个孩子已经睡了,连说话的时间都没有。
后来,考虑到异地高考受限,总在外地这么飘着也不是办法。两年前,她带着女儿和儿子回到南阳,让他们就近读书。王红梅先去送了几个月快递,因为搬送重物,发现手麻到抬不起来,去医院检查出颈椎压迫神经,她不敢再做重活儿,于是成了一名骑手。
〓 王红梅与儿子在家中
油田站点,就设在胡玉培小儿子念的幼儿园附近。忙碌的时候,一些骑手妈妈们把孩子放在站点,拜托值班的同事帮忙照看。
站长老潘圆圆脸,心细,但话不多。骑手们喊他老潘,实际上,他比站点多数骑手年龄都小。
美团外卖进入油田镇,不过一年。油田站点涌现众多女骑手,是所有人意料之外的事。
〓 骑手早会上,老潘例行点名。
2019年底,在南阳站点工作三年后,他换到油田成立的新站点。直到2021年2月,站点新来10个骑手,都是壮年小伙。等过了元宵,前后脚,有两位40多岁的女性来面试。一位叫雷俊英,另一位叫蒋随平。
43岁的蒋随平原本在一家房地产公司上班,疫情影响,她失了业。老公常年工作在外地,儿子读6年级,不放心孩子一个人在家。老潘还记得她过来面试,重点问他:“影响接送孩子吗?”
老潘回她“不影响”。油田目前单量不算很高,餐高峰期在中午12:00-14:00,或者晚上18:00-20:00之间,学校多在中午11:30或下午四五点钟放学,时间正好错开。同时,油田地方小,接送孩子上下学,来回也就一二十分钟,如果担心影响单量,其他时间多跑跑就可以。
〓 在商铺前等待订单的女骑手们
老潘能够理解妈妈们。他出生在距离油田十公里的村子,8岁前,和油田多数男人一样,父亲去新疆工作,他由母亲独自带大,“那种艰辛辛苦,现在也历历在目”。
最初,老潘担心的是她们是否能扛得住。油田的住宅区多是上世纪90年代建成的多层洋房,没有电梯,只能靠骑手爬上去送餐,30、40多岁的女性,体能、速度是否跟得上?
〓 女骑手们在站点休息时打闹嬉戏
同时,高龄骑手接收新事物的速度慢,适应时间一般是年轻骑手的两、三倍,她们能坚持下来吗?
老潘选择观察和等待。站点骑手会有些变动,但年龄最大的雷大姐和蒋随平反而从2月一直坚持着。
只有私下里,妈妈们才会交流一些难以开口的困难:生理期那几天,爬楼爬不动;进入冬天后,穿上护膝,也抵不住寒风对膝盖的侵袭;想喝口热汤,又不好意思多次问店家要……
“谁也不会每天都随身带着那个东西,对不?”杨娟笑着说。
〓 站长老潘在给女同事们拆箱“暖心包”
午高峰结束,骑手们陆续回站点休息等餐。一进门,左侧的矮桌上,搁着黄色小药箱和平台刚刚寄来的“美团女骑手暖心包”,里面层层叠叠地,放着各种女性用品——卫生巾、姜糖、暖宝宝、护手霜、湿纸巾等,作为她们特殊时期的补给。右手边的电热水壶中,烧起了冰糖红枣水。
做站长前,老潘就是一名优秀的骑手。磕磕碰碰,感冒头疼,腿脚冰凉,是常有的事。去年暑期,站点收到了平台送来的同舟守护1m²健康专区,里面配置了感冒灵、碘伏、血压仪等物品,使用率很高,“但感觉还缺点什么”。
〓 暖心包里的女性用品。
这次收到的是专为女骑手准备的暖心包,老潘先是一愣,然后笑着说懂了懂了。
介绍暖心包、派发给她们的时候,他有点不好意思。翻到苏菲、七度空间、高洁丝这些牌子,还分日用包、夜用包,他瞪大眼睛,惹得一阵哄笑,“谁叫咱们站点‘阴盛阳衰’呢”。
据了解,从2022年1月中旬起,美团外卖在全国5000家以上站点陆续配置了女性骑手暖心包,并向全行业女性骑手开放,未来将根据季节和女骑手实际需求对暖心包物资进行周期性调整及补充。
骑手工作成为一个机会,让家人们彼此弥合得更紧。
几天前,油田下雪,胡玉培10点多送完单到家,3个孩子都没睡,说是在等她。她的保温杯里是孩子们接好的温开水,静静地放在床头。
胡玉培曾在保险公司做了6年内勤。说是内勤,她身兼多职,前台、新人培训、活动主持,周末也要准备动辄五六百人的会议,没有休息日,每月1500元的工资,不够给家中添置日用品。
2020年初,她辞职,在县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听说隔壁信阳招采茶工,她立刻决定去。在山上,每天3点多起来采茶,一斤茶叶能结60元工资,采了2个月,她又去威海晒海带。4个多月,攒了1万多元,晒海带也是季节性的工作,她回乡了。
她不忍心让孩子们再成为留守儿童。她走后没多久,小儿子闹着找妈妈,“晚上睡觉时蒙着被子哭”。大儿子出生后没多久,她同丈夫一起去外地打工赚钱。7、8岁时,闹着肚子疼的大儿子在医院检查出结石,现在长到14岁,个头比同龄孩子矮,不爱说话,二女儿和小儿子出生后,她决定不再外出。
〓 胡玉培和老人、孩子们吃晚饭
但是,镇上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她听镇上几个大学生说起,假期准备跑外卖,一个月能赚3、4000块,她跑去站点报了名。
她喜欢这份工作,“每天都能见到不同的人,不同的脸孔”。有时候在小区送餐,碰到从外地返乡的人,他们说:“我们这里也有外卖了啊。”她觉得,这让她同外面的世界重新连接起来。
张彩丽形容这份工作是“给自己找的精神寄托。”
有人觉得家庭主妇幸福安逸,但她知道,丈夫、子女的重心消失后,生活很容易垮塌。回想那段失序的生活,女儿念幼儿园,有时她接完孩子,跑一趟菜市场买完菜,这一天便不再出门,躺床上玩手机,胡思乱想丈夫在外地的生活。那段时间,她蓬头垢面,不爱美了。
去年10月,她开始做骑手。怀疑是自己和社会脱节太久的缘故,同事们聚在一起聊天,她都不知道要说什么。从前,她的生活几乎是围绕“女儿-家-菜市场”。3个多月过去,她几乎把油田跑了个遍。送单催促着人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来,她也不再胡思乱想了。
张彩丽觉得,2021年她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一大堆骑手兄弟姐妹。在家庭之外,她拥有了一个新的温暖的圈子。
她没告诉丈夫自己做骑手的事,丈夫放假回来,看到神采奕奕,焕然一新的她,才说:“你现在这样好多啦,之前太颓废了。”
丈夫意外地赞同张彩丽继续干,还主动提出每天给她送餐,她点什么,丈夫中午做好,送到她常去等单的店家。
对于王红梅和杨娟来说,以往动荡、不稳定生活造成的代际之间的隔膜,也在逐渐消解。尽管镇上的亲戚给王红梅留了住处,但天气没那么冷时,王红梅几乎每天送完单,都要从镇上骑车回到一家人位于十几公里之外的家。
入冬了,她就隔一天回一次。行驶过灰白色的公路,看到两侧苍绿色的麦地、经过儿子读书的村小,推开家里的铁门,屋顶上丈夫无心喂大的鸽子轰然飞起,她才觉得这里是家。
多年来,她和儿子之间都不善表达,但现在,儿子有时候会亲昵地捏捏她的脸,母子俩随便说上几句话,她就觉得踏实、安心。
〓 到家后,儿子把王红梅脱下的骑手服晾在屋外。
去年12月的一个夜晚,9点,杨娟决定骑摩托车去离油田20多公里之外的唐河县看望儿子。那天一早,孩子爷爷奶奶在电话里告诉杨娟,“儿子不愿意上学了”。她心神不宁了一整天,晚上,她决定去儿子的学校看看。
她骑一辆摩托车上了路,同事们劝不住,塞了几个暖宝宝给她。她记得那天,放学了,学生们穿着一模一样的校服涌出来。她突然有点慌,“自己孩子都不认识了”。儿子出生两三个月时,就开始跟着奶奶生活,杨娟和丈夫在外地打工,春节回家只呆上半个月,“每次回家,他都变得不一样。”
〓 送餐路上的杨娟
最终,她看到了儿子,他13岁,身高已经将近1米8,神情有点害羞。一见他,她所有气都消了,把买的披萨和奶茶递给儿子,儿子拿了一块,递给她一块。又说,“妈,要不你来唐河上班吧”?杨娟想:“算了,他无非就是想叫我多陪陪他。”
杨娟觉得,儿子对她比之前亲近了。毕竟,她这一年对儿子的陪伴比过去十几年都要多。
临近春节,油田有了些过节的气氛,外地打工者陆续返乡,外卖需求在增长,作为小组长杨娟主动申请了春节期间送餐。
如果疫情允许,丈夫从广东打工回来,可以先和儿子团聚。等到年三十晚上,或者随便哪天她送完单,让他们多买点食材,等自己回家一起吃火锅,看春晚。
冬夜微寒,畅想完未来,杨娟从站点的暖心包里取了三张暖宝贴,一张贴肚子,剩下两张贴脚底,然后骑上摩托车,往家的方向。
文字丨崔周周 摄影&纪录短片丨张浩 车怡岑 承制丨春光菲林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2022-01-20 20:16:04
2022-01-20 19:45:59
2022-01-20 18:45:59
2022-01-20 18:16:06
2022-01-20 17:46:00
2022-01-20 16:46:00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2022-01-20 20:16:26
2022-01-20 19:46:02
2022-01-20 18:46:02
2022-01-20 18:17:14
2022-01-20 18:16:30
2022-01-20 17:46: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