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爸爸援藏 妈妈抗疫 三年级男孩自己在家鼓捣出“核酸检测通知器”

时间:2022-03-20 16:16:26来源:新民晚报新民网

图说:乐梦晨和他的小程序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这两天,“核酸检测”成了上海人生活中的主题词。本周四,上海市世界外国语小学的孩子们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收到了一项来自校长张悦颖的特别任务——“核酸检测中,如何让大家按照工作人员的要求到指定采样点开展核酸检测,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呢?同学们,欢迎你参加这个方案的征集活动,方案可以是文字形式,也可以是图表形式,当然如果你能运用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制作一份表格,设计一个小程序那就更好啦!”

孩子们的方案,很快飞到了学校的电子邮箱。其中,三(2)班男孩乐梦晨设计的一个“核酸检测通知器”让人眼前一亮。

图说:孩子们通过各种形式交出了自己的问题解决方案。

宝贝箱里翻出囤货

前不久,轮到小乐家所在的小区核酸检测时,已经是深夜。由于不知道“大白”们什么时候会来,很多居民提前下楼等待,小乐觉得,这既让人心焦,而有点儿不安全。他又看到,由于已经快到了休息时间,为了确保每户人家都能接受到核酸检测通知,居委会志愿者们每一楼、每一户地跑,挨个通知。

“我觉得他们非常非常辛苦,我就想,能不能设计一个小程序帮助他们。”乐梦晨说。

然而,爸爸妈妈都忙于工作,没人能帮他的忙。小乐的爸爸是上海市第五批“组团式”医疗援藏工作队副领队、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援藏医生乐飞,小乐上一年级开始,就只能和“云爸爸”通过视频聊天,讲故事;妈妈在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实验室工作,疫情卷土重来,小乐的妈妈和同事们工作量陡增,每天“朝六晚六”,工作的脚步一棵未停歇。

这个平日脑袋里充满奇思妙想的男孩,从宝贝箱里搬出存货,开始想办法。宝贝数量有限,都是他平日里囤的——要“学校上micro: bit编程课的时候,老师发给我们一块主板,我参加编程校队,老师又发了一块主板,箱子里还有一个蜂鸣器,所以我就想到,可以把他们用起来!”小乐设想,如果志愿者手里有一个发射器,每家每户装一个有蜂鸣器的接收器,只要发射器和接收器使用同一个无线组,就能相互连通了!一幢楼使用一个密码,志愿者像开电视遥控器一样,按一下就能通知一幢楼。

小程序并不复杂,除了一开始忘记把接收器和发射器设置在同一个无线组,出了“bug”,乐梦晨花了两个小时就搞定了,还拍好了讲解视频。妈妈下班回来一看,着实有点惊喜,并告诉了远在西藏的爸爸。“云爸爸”出手帮小家伙重新剪辑了视频,作为鼓励。

爸妈放手 鼓励孩子奇思妙想

“疫情期间,我关注的不是他的成绩,而在于这样一段独立成长的经历,对孩子来说很珍贵。”乐妈妈告诉记者,上一次疫情期间,小乐才一年级,还有些手忙脚乱;但这一次,孩子明显长大了——白天只有奶奶在家陪他,小乐不仅自己在iPad上设好了好几个闹钟,提醒直播课开始时间,和自己休息眼睛的“望远时间”;打印、交作业等所有事情,也全部自己来。乐妈妈觉得,“可能因为我们不得不‘放手’,孩子反而有了更多的成长可能。”

电话那头,小乐则迫不及待地告诉记者,在没有父母陪伴的日子,他一个人鼓捣出喝多奇怪的小东西,比如“防低头太久蜂鸣器”“运动风扇”“压岁钱盈亏计算器”等,还有深受妈妈欢迎的“密码记忆器”。

其实,小乐也说,自己的小装置,还只是个非常初步的想法,遥控距离、精准度等问题都需要向老师请教。但在校长张悦颖看来,孩子们的这份小任务,重要的可能并不是结果,而是一份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热情。两三天过去了,有的孩子交来了思维导图,有的交来了文配画,有的交的只是朴素的一份word文档。无论形式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如何用“项目化”的思维,掌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这就是收获。

新民晚报记者 陆梓华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