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2-22 10:16:08来源:雅尼养生
当我们90后成为父母之后,才明白父母带娃有多不容易。
尤其当孩子出现撒泼打滚、无理取闹等情况,一下子就想起自己的小时候,心中暗道:不妙!如果这时候心软满足孩子的要求,将来就会一发不可收拾。
本文来自头条号作者:金樱妈妈
因此,大多数90后父母的做法是:任由孩子在地上撒泼打滚,他们在一旁“冷眼旁观”。
就如下面这个画面:
孩子闹着要买玩具,在地上滚来滚去,还“威胁”妈妈道:“不买我就不走了!”然而,妈妈毫不心软,隔着3米远的距离跟孩子“对峙”:你闹任你闹,心软算我输!
最后,孩子发现这一招对妈妈一点都没用,只好灰溜溜地爬起来,跟着妈妈回家去。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有“同款”经历的家长纷纷在网上分享了自己“对付”娃的做法。
有一位家长表示:“如果没人理他,孩子自己就识趣地爬起来了!”
还有一位家长说道:“不但不生气,还笑着拍个照,给他留下黑历史!”
也有家长开玩笑说:“我就静静地看着他表演!”
网友们纷纷调侃:“时代变了,人类幼崽不好混了!”“小样!这些都是我们玩剩下的!”
90后父母的“硬核”育儿观
“熊孩子”常被人诟病,而这大多是父母溺爱孩子造成的。但如今,“惯着孩子”已逐渐成为过去时。
溺爱、袒护孩子的大多数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较为年长的父母。而年轻的父母,深知溺爱孩子的危害,在育儿的道路上,跟自己的父母走截然不同的路子。
因此,年轻的父母常与老人在孩子的问题上起冲突。
比如在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时候,老人看见孩子慢吞吞、做不好,就会接过来帮着孩子做;而年轻的父母往往置之不理,还拦住老人不要凡事都帮着孩子。
90后父母的育儿观讲究3个字:快、准、狠
①快:更新育儿观念
年轻父母更容易接受新观念。比如给孩子睡扁头,在老一辈人的传统观念里觉得好看,是一脸福气相。但在年轻人的审美里,圆头才更好看,而且对大脑发育更好。
父母学习和接受新的育儿观念,坚持自己的原则,避免孩子遭受用生姜擦头皮、捏鼻梁、绑腿等陈旧陋习的危害,能够健康成长。
②准:直击问题本质
当孩子犯错误了,家里的长辈往往会出面袒护孩子,说着“孩子还小、不懂事”等惯用理由。而年轻的父母不以这些为借口,更直击问题本质,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哪了。
正因为孩子不懂事,父母更要趁早给他树立规矩,让孩子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避免孩子形成任性、霸道和自我等不好的性格。
③狠:坚守底线原则
“哭”可以说是孩子的杀手锏,只要孩子一哭,很多父母就没辙。在孩子哭闹的时候,李玫瑾教授讲过“四个不要”的办法:不要打、不要骂、不要说教和不要走开。
此时跟孩子讲道理是没用的,等情绪稳定下来再好好安抚,但仍然不能满足他的无理要求。父母要坚守底线和原则,不能由着孩子的性子来。
但也有人认为:“这样会不会太冷漠了!孩子哭得好伤心,实在不忍心啊。”还有人担心:“孩子以后会不会讨厌父母呢?”
其实,重要的是父母不要离开孩子的视线,让孩子知道你没有抛弃他。等他哭累了之后,父母也要及时回应和安抚孩子。
这种做法在心理学上叫做“消退法”,是通过撤销引发不良行为的强化因素,促使这些行为减少的方法。
与婴儿时期的哭闹不同,3岁以上的孩子发脾气、哭闹常常带有目的性。这时候父母无论训斥还是哄他,都是一种“强化作用”,导致孩子变本加厉,一次一次试探父母的底线。
如果父母不予理睬,那么孩子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不管用的,就不再自讨没趣,减少这种行为发生的频率。
年轻的父母在养育孩子的问题上,不会过分溺爱和随意打骂孩子,而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减少不良行为。
父母利用“正负强化作用”管教孩子
“消退法”的原理来自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也被称为“斯金纳箱”。
斯金纳将一只小白鼠放进一个设置了特殊装置的箱子,小白鼠可以在里面自由活动,当它碰到杠杆的时候,就会有食物掉落、喷水、光照、电击等情况发生。
在混乱状态下,小白鼠逐渐知道触碰杠杆能获得食物和水,就会增加触碰的频率;另一方面,在电击环境下,知道触碰杠杆会受伤,也会减少触碰的频率。
斯金纳通过实验提出了一个“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他认为行为发生变化的条件与强化作用有关,并且强化作用又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父母可以利用“正负强化作用”,刺激孩子重复的正确行为,以养成良好习惯;同时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改掉坏习惯。
正强化作用:
通过增加令孩子感到“愉悦”的刺激,以增加正确行为出现的概率。
例如“写完作业可以玩一个小时游戏”,玩游戏是孩子喜欢的事情,增加了“愉悦刺激”,孩子就会积极地完成作业。
负强化作用:
通过撤销令孩子感到“厌恶”的刺激,以增加正确行为出现的概率。
例如因为孩子不想上学,家长带孩子去捡垃圾。一天之后跟孩子商量:“要是你明天好好上学,我们就不去捡垃圾了!”
此时,“捡垃圾”成为了孩子不喜欢的事情,撤销了“厌恶刺激”,孩子心甘情愿地去上学。
可见,“强化”一定意义上也叫“奖赏”,除了物质性的强化物,父母对孩子的表扬、鼓励等都是“愉悦刺激”。与之相对的是“惩罚”,这是大多数父母常用的方式。
“正惩罚”通过增加“厌恶刺激”令孩子减少不良行为。比如父母对孩子的批评、打骂。
“负惩罚”通过减少“愉悦刺激”,减少孩子的不良行为。比如没收零花钱、不许玩游戏等。
可见,强化和惩罚是两种极为不同的方式。但斯金纳认为,人类对奖赏的积极反应优于对惩罚的消极反应。
相信家长们也发现,惩罚对消除孩子的不良行为效果并不好。一旦“厌恶刺激”停止,孩子可能会立即恢复原来的状态,惩罚过度还会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和攻击性行为。
因此,比起惩罚,父母利用“消退”和“强化”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或许更有效。
今日话题:作为90后的父母,你会如何对待孩子的撒泼打滚?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2020-12-22 10:16:08
2020-12-22 08:16:52
2020-12-22 08:16:10
2020-12-21 20:16:07
2020-12-21 18:16:44
2020-12-21 18:16:05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2020-12-22 08:17:15
2020-12-22 08:16:32
2020-12-21 18:17:06
2020-12-21 18:16:21
2020-12-21 16:16:30
2020-12-21 14:16:3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