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家长一味采用“夸奖”的方式育儿,对娃来说弊大于利,表扬要适度

时间:2021-07-12 10:16:38来源:职场衣离思

如今90后已经长大,慢慢地也走入婚姻殿堂、有了自己的孩子。

很多90后在自己儿时,都是整天被“泼冷水”,被父母一路批评着长大的,深受打击式教育之苦。

因此自己做了父母之后,愿意给孩子很多的夸奖,希望孩子能变得自信。

但是,这种方法真的对吗?真的能让孩子变得自信吗?

同事小秋可以说,把对孩子的夸奖做到了极致,无论孩子做什么,她都是各种夸夸夸,就想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满满爱意。

就连很小的事,哪怕是孩子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他也会选择竖起大拇指,对孩子说一句“你真棒”。

小秋自以为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给孩子安全感,但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小秋陷入了沉思。

班级里组织了一次歌唱比赛,孩子自信满满地报名了,家长和孩子都认为能取得一个较好的名次,没成想孩子在第一轮就被淘汰了。

小秋安慰孩子说,你已经很棒了,没关系。可是孩子却意外地情绪失控,大喊着说,我唱得这么好还把我淘汰了,老师聋了吗?

孩子这些看似无意的话,却令小秋开始反思:自己的鼓励真的是对的吗?

确实,90后家长们已经深深意识到打击的可怕,却似乎也有些矫枉过正——过度的表扬会对孩子的自我认知造成偏差,并不是所有的表扬都是正确的。

其实像小秋家孩子一样的有很多,由于家长的“夸夸”太多,导致孩子过度自信,自我认知出现偏差。

一旦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情,第一反应不是“我真的做得够好吗”,而是理所当然地质疑别人。

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这样说道:人们只想着怎样保护他们的孩子,这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教他们成人后怎样保护自己接受命运的打击,教他们不要把豪华和贫困看在眼里。

因此,如果家长夸得过多,反而会给孩子造成一种自己无所不能的错觉,无法正确审视自己,过度自信,其实并不是一件好事。

那么,家长要如何表达对孩子的鼓励呢?

鼓励成长,表扬努力,过程很重要

孩子在学习新事情的时候,必然会经历一个学习、成长的过程。多数家长只是在孩子达到了既定目标时会予以鼓励。

但这样其实无形之中忽略了孩子在达到目标之中所做的努力,渐渐地孩子也许会变成一个“功利主义者”。

正确的做法是,不单是孩子取得成果时鼓励,也同时要注重过程。

让孩子明白,所有的成功都需要努力,这也会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懂得耕耘的快乐。

久而久之,无论是对学习,还是对生活,都大有裨益。

表扬孩子的毅力,回顾过去,坚持值得赞美

或许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在参加长跑比赛时,赛程中后段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一个人对你说“加油,你可以的”。

而另一个说“你已经跑完大部分了,真的很厉害”。哪句话听起来更让人有力量了呢?

家长对孩子的鼓励亦是如此,适当回顾孩子已经取得的成果,会让孩子有成就感,更让人有坚持下去的动力。

关注细节,“我在注视着你的每一次进步”

在美术班上课的时候,有位家长一直关注着自己孩子的上课和画画情况。

课间听到家长对孩子说,他觉得孩子最近对形体的把握越来越准确,色彩运用也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了。

听到这些,明显感受到孩子眼睛一亮,受到了莫大的鼓励。

从生活中思考,是不是别人夸你“今天的外套真好看”、“这个项目的数据做得很好”这种具体的夸夸,比干瘪的“你真棒”要让人开心得多呢?

对孩子也是一样,其实孩子有时是很喜欢家长的关注的,在这种关注和鼓励下,他们也会更愿意、更有成长动力。

态度可嘉,即使做不成,努力就是好的

小时候就常听家长和老师讲,无论做什么事,态度很重要。哪怕最后没有做成,一个好的态度也会令人成长。

因此家长要学会,比起注重一件事的结果,更关注孩子在做事时的态度和过程。

并不是每件事都会顺心顺意,可在过程中学到的东西,会变成你下一次做事的养分。

不难看出,家长一味的夸奖,变得多了就会开始无用,因此夸奖多一些内容,少一些“你真棒”、“你最棒”。

多一些关注,少一些“捧杀”,才会变成家长期望的有效夸奖。

夸奖本身并不是坏事,家长的出发点也是好的,但切勿矫枉过正。

今日话题:愿意多夸奖孩子?还是夸奖和批评都要有呢?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