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隔代科学育儿真的很难吗?遇到分歧时如何有效沟通?

时间:2021-07-20 10:16:49来源:秋名山嘿嘿

几乎每次一次谈到育儿理念问题时,评论区都会出现这样的声音:

这些育儿理念都有用,但家里奶奶带,观念不统一实在没法实施

为了孩子吃饭已经数次闹得不愉快了,总是追着喂饭,看不下去

队友尚能沟通,老人真的分歧太大……

小D小的时候,我对带娃有着也是近乎偏执的高要求,那时候每次回国,都难免和自己父母或公婆发生激烈的育儿观念不符的冲突。

如今几年过去了,无论是队友还是家人,这方面我算是轻松了不少,因为我其实内心很清楚:隔代育儿沟通不畅,它和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很多的拧巴、困惑、纠结一样,很多时候我们都深陷这些看不见的“战争”中,却没有明白我们到底在为什么而战。

说到隔代育儿矛盾,其实,我们心底里需要的,就是想找到让大家都舒服的方式,那我们就需要有计划、有策略,而不是一味的抱怨和敌意。

01

做好自己的“招牌”,用事实效果“说话”

首先是妈妈自己不能偷懒,真正花心思用科学的育儿知识武装自己并亲身践行:

要不要光脚?

认真玩玩具的时候不要介入保护孩子专注力

认真吃饭不喂饭是为了今后每一顿都吃得更稳

不能穿开裆裤

没必要过早把屎把尿等等

这些育儿“基础知识”,想必现在大家都了然于心,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相信自己的判断,亲身去执行。

用实力去“说话”,当配合你带娃的人,看到你当妈妈的决心和努力,他们也才安心放手,也尽量减少了老人“插一手”的机会。

不管大家在具体的小事上闹得多不愉快,其实我们的出发点都一样:同样地爱孩子,想为孩子好,而不要变成了想“赢”了对方忘记了我们的初心。

02

把育儿道理翻译成“可执行”行动

每次需要出门,把小D放给家人带的时候,我和很多人一样,怕脱离了自己的手,家人会把我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各种好习惯打坏,于是就会碎碎念很多育儿道理,但完全没用。

后来,老公直接回我一句,真带起娃了,哪记得那么多啊。

我才明白,原来我已经把很多育儿道理内化了,所以自己觉得特别简单的,对于别人来说可能就是很难。因此,我这次改变策略了,不再叮嘱一些育儿大道理,而是分享了这样几句话,大家也可以试试。

1、分清界限:“这是小D自己的事!”

我们华人受儒家文化影响很深,会缺少“界限”的意识。在带娃这件事上,我们更容易打着爱的名义而不断地越界。我会告诉家人,当他们想要帮助小D时,不妨先停一下,和她说这句话,给她再自己试一试的机会。

这句话其实不仅仅是对孩子说的,更多的是对我们自己说的。当我们说出这句话时,是在提醒自己“界限”。

小的时候,我们觉得孩子小,很多事情都包办代替了;长大后,我们还会继续不放心,于是就会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我不喜欢这个专业,父母偏要我读。我想去XX城市上班,但家里不让。

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有意识地设立界限,是我们父母的思维转变。这不仅仅在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更多的是在要求我们做回父母而不是保姆。

2、遇到困难时——协助,而非代理:“我们一起试试吧!”

那遇到真的是她无法完成的事怎么办呢?support kids to do it themselves(帮助孩子自己做到)。这里有两个特别重要的关键词:帮助、自己。

我常常在早教班或者游乐场见到过这样的父母,为了鼓励孩子尝试他们不敢尝试的项目,一个劲地在一旁说,“你去啊,没事的,你可以的,试试看啊!”越是这样鼓励,孩子反而把父母抓得越紧。

为什么呢?因为孩子自己对自己能力是有评估的,她能知道父母要她做的事情超出了自己的能力(或者只是因为以前没试过,所以没有自信自己可以做到)。

这类父母的确明白了要让孩子“自己”做到,但是他们忘记了父母的角色是“帮助”。

所以我从来不和小D说“你去试试”,而是说“我们一起试试”。这个一字之差体现的态度完全是不一样的,我让小D知道,这的确有点困难,但是妈妈会帮助你完成,而且妈妈相信你是可以做到的。

3、情绪问题:安抚——我知道你很难过,我陪着你,直到你冷静下来。

在孩子早期成长过程中,让人最头疼的可能就是哭闹问题了,每次只要小D哭了,家人就变着法子哄,就是希望她可以不哭。孩子也是很“精”的,看到家人“示弱”了,马上就明白了该怎么“操纵”最疼爱他们的人。

我们作为成年人一天中也有情绪起伏,也有开心沮丧的时刻,这太正常了。但是放到孩子身上,我们很多成年人就会不自觉地不允许孩子哭。

我就见过我侄子,一哭,家里六口大人全部第一时间围着他,有表演跳舞的,有拿玩具的,有喂零食的,也有特别奇葩说“再哭外公不喜欢了”这样的话了,但唯独没人去了解孩子到底为什么哭。

理解孩子,比不许哭重要太多了。

当孩子哭的时候,尝试理解她的情绪,对他说:“我知道你很难过/愤怒/沮丧”

通过命名情绪帮助孩子认清自己的情绪,也是给我们一个缓冲的时间去了解孩子到底怎么了。

情绪是需要一段时间自我消化的,给予孩子时间让她去体会自己的情绪,也就是说孩子哭的时候我们只要静静地陪着就好了,让他们知道自己是安全的,是可以畅快地哭一下。所有的安慰或者教育都等孩子哭完了,平静了再做。

这就是我在遇到育儿分歧时,常用的几个“办法”,使用下来的反馈,就是要比之前几次我唠唠叨叨说很多育儿道理要简单容易很多,更便于家人执行。

很多时候也有可能是我们自己也没有真正理解这些大道理,模模糊糊说给家人听,家人听得也一知半解,那自然就无法执行了。

下次,再要和家人分享时,不妨先做个翻译官,把难懂的、书面的育儿道理变成这样接地气的“怎么说”吧。

隔代育儿,理念不同一定会存在,不同的家庭更有各自不可诉说的“烦恼”和“现实”,所以每次分享这个话题,我知道对于解决每个人的实际问题都效果“有限”。

但我想说的是,如果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是你内心深处真正的渴望,那就要自己试着做出改变。

如果我们无法改变现实,不如改变我们看待这个问题的态度,改变我们沟通的技巧,控制我们可以控制的,改变我们可以改变的,影响我们可以影响的,全方位给双方父母灌输更加科学的理念,加油!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