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孩子虽毕业 妈妈们仍“每月一见”

时间:2021-09-01 16:16:51来源:厦门晚报

    ■欢乐的小学毕业旅行

    ■妈妈们“每月一见”。

    同班家长一起组织活动并不稀奇,不过,如果孩子们毕业后分散到不同学校,家长们还能经常聚在一起,可就不多见了。

    在厦门,就有这么一群妈妈:九年前,她们因孩子就读厦门实小同一班级而相识;三年前,孩子们派位到不同的初中,但妈妈们依然保持“每月一见”,互相学习、互相鼓励。最近,她们又一次相约,相聚时每人出一道菜,为孩子们的初中三年画上圆满的句号,也为三年高中生活描绘美好蓝图。

    记者 郭文娟

    从假日小队结缘 相聚时不谈成绩

    这群妈妈共15人,九年前,她们的孩子入读厦门实小。“从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我们的孩子在同一个班级。”圆媛妈妈陈女士说,当时,家长们和孩子们经常利用周末一起组织假日小队活动,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升入四年级后,年段重新分班,孩子们分开了,但大家还是经常一起玩。

    小学时,家长们让孩子们组成棒球队,请来专业教练。小学毕业时,大家一起去云南,度过为期9天的毕业之旅。进入初中后,15个孩子升入三所中学,但妈妈们还是每月相聚一次。“大家轮流组织,费用AA。”王晴妈妈蔡女士说,每次见面,妈妈们都有说不完的话,但大家从不谈孩子考了多少分。15位妈妈大部分是家委会成员,育儿观念比较一致,“不只看成绩,更注重孩子的综合能力”。

    那么,妈妈们相聚时都聊些什么呢?蔡女士说,她们会互相分享育儿课程、推荐好书,也会畅谈最近遇到的家教困惑,一起寻找解决方案。如有的妈妈烦恼孩子顶撞家长,其他家长就帮她出谋划策;有的妈妈因为孩子中考发挥失常而难过,其他妈妈就一起开导、安慰她;有时大家也会聊聊美食、美妆等。除了“每月一见”,妈妈们在微信群上的交流也不间断。

    妈妈们携手同行,成为彼此的智囊团,也建立起“情绪减压站”。陈卓妈妈王女士是中学老师,她说,妈妈们来自各行各业,也有一部分是全职妈妈,每位妈妈都各有所长,大家互相取长补短。孩子都同龄,出现的问题也是相似的,妈妈们坐下来吐吐槽、互相支支招,焦虑的情绪就得到了缓解。“可能是经常交流,我们这群妈妈都不会太焦虑。”她说,情绪会传染,妈妈一焦虑,说话的语气就变了,沟通就很容易出现问题。反过来,妈妈情绪稳定,也能带给孩子正面的影响。

    孩子们拥有快乐回忆

    妈妈们不盯成绩也有收获

    “每月一见”,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义茗妈妈陈女士认为,这是因为“对孩子的爱和爱我们自己”。她说,这是一个有爱的集体,妈妈们各抒己见、互相学习。大家资源共享,互助互利,在说说笑笑、吃吃喝喝中放松心情、补充能量。妈妈们相信,给孩子的爱是一份没有负担、没有条件的爱,不是索取,而是付出。“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当孩子出现某些问题时,家长首先要自省、修正自己。”她说:“我们都非常感恩孩子,是孩子成就了今天的我们。”

    回头看,这群从小一起长大的孩子,拥有很多共同的快乐回忆。而妈妈们携手同行,不盯着成绩,也有了意外的收获。今年中考,15个孩子全部考上了省一级达标普高,其中还有跻身全市前100名的。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