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0-12 16:17:20来源:亲宝宝APP官方
周末带孩子们在京郊玩,三个老二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就是酒店游乐场。结果没多久老二就哭着出来了,委屈地说:“妈妈,我不想分享小推车,可是我还是给别人了。”
家人和我解释才知道,原来是游乐场里,老二兴致勃勃地在玩他最喜欢的小推车,旁边的小妹妹也想玩。
小妹妹和家人先是耐心地跟着看了一会,然后客气地和老二商量能不能分享给妹妹玩一会,老二先是非常直接地拒绝了。
这位小妹妹可能也是真的喜欢,紧追不舍,后来对方家长都来劝老二,讲了各种“要分享”的道理,说了什么好孩子要学会分享之类的鸡汤。
最后,老二在各种劝说下把心爱的小推车给了那个小朋友玩了几分钟。可是老二因为委屈和不舍,哭了起来。
我很坚定地告诉老二:“这是你先玩的小推车,你的东西,你有权决定不分享给任何人。妈妈支持你不分享,不开心甚至被要求的分享,是不对的!”老二似懂非懂地在我怀里委屈地趴着。
一定有人觉得我小题大做了,这有什么问题吗?我们从小不也是被家长教育要学会分享,甚至也在孩子2、3岁的时候开始教他们学会分享的美德吗?
但是分享不应该是被要求的,更不应该是建立在自己的痛苦之上的,如果这次分享不是两个人都开心,那就是失败的分享。
自从有了老二,总有人问我两个孩子在家抢东西怎么办,怎么劝哥哥让弟弟呢?
我都是坚定地回答:“我从来不要求哥哥要让着弟弟,为什么一定要让弟弟呢?”
然后对方总是一阵沉默,对话中止。
家人也对我的“放任”颇有微词,认为我偏向哥哥,居然能容忍小4岁的弟弟每次被拒绝,受“委屈”。
我的原则是:不强迫分享,也不可以被欺负。哥哥和弟弟都不能互相欺负,以大欺小是欺负,以小要挟也是欺负。
所以,哥哥和弟弟的相处模式更像是同龄人之间的对等关系,哥哥不会因为弟弟的出现而觉得自己要让出资源;弟弟也不会只靠着年龄小去要求,他会想办法和哥哥去商量。
我也出生在二胎家庭,作为家中的老二,从小哥哥就会让着我,从好吃的到好玩的,我一直心安理得地认为哥哥就应该分享给我,他也不假思索地成为了典型中国家庭的老大形象。
但是慢慢长大,我发现这种道德感的分享/让出,会形成人的性格,让无数中国老大忽略自己的感受,把他人的情绪优先于自己的情绪之上。
当孩子开始和外界打交道的时候,我们希望孩子能和周遭和平相处,所以我们善意地教会孩子去学会分享,因为这代表着向世界示好。
这背后的逻辑其实是,通过自己的付出,想换来对方的回应、参与或者交换。
可是,我们每个人和世界相处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让自己在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让我们能在某些时刻和角落遇到点燃内心的人和事,通过发自内心的热情去参与世界的共建,不是吗?
我们之所以总爱教孩子分享,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的文化中不提倡拒绝。
似乎无论有没有道理,拒绝别人就是不够友好的表现,可是反过来想,不拒绝也不应该把愿意的不愿意的都强加到自己身上吧?难道我们是个来之不拒的垃圾桶吗?
所以,我不会强迫孩子去学会分享,因为分享应该是发自内心自愿的,应该是分享以后共赢的,而不应该是学会的!
比起成年人才慢慢理解的分享,我更愿意先教会孩子:物权、秩序感、底线教育。
1、物权-“这个玩具是我的!”
孩子从很小就会开始寻找只属于自己的东西或者情感,从自己的奶瓶、妈妈的怀抱、玩具、衣物各种,归属和拥有是安全感的前提。
因为属于自己是一种存在感的体现,是我们对于占有的成就,每个人都需要,孩子在理解分享、参与的意义之前,更重要的是先有物权的概念。
没有拥有,何谈分享?
你以为现在孩子坚守的只是一个玩具吗?其实这是他对物权的建立,今天的他懂得捍卫自己的玩具,未来的他才可能坚守自己的情感、原则和追求!
2、内心的感受
我从小接受的教育中,成就、认可、受欢迎等等都排在了“我快乐”的前面,甚至会慢慢形成了,如果是因为我自己的感受拒绝了别人,我会产生深深的内疚!
因为,我们最不敢真诚表达和勇敢追求的,恰恰是内心的感受。
舍己为人,先人后己,这都是美德,顾及自己的感受反而成了一种自私?
人到中年的我,才发现忽略自己是人生最大的失败之一,所以我会鼓励孩子在不伤害他人的基础上,更需要做到的是在乎自己的情绪。
3、底线教育
我支持孩子考虑自己的感受,不代表毫不退让,任何能达成更优解的方案都是有意义的,比如老二遇到的情况,他如果在让出小推车的那几分钟,能给他另外一件他也很喜欢的玩具,两个孩子都会很愉快。
但是,“退让”不代表毫无底线,如果“退让”换来的是难过、牺牲、危险等,那“退让”就是不值得的。
如果让出一个玩具让孩子伤心了一天,分享的意义在哪?
如果为了做爸爸妈妈心中的好哥哥好姐姐,不得已分享给弟弟妹妹,这样的牺牲可以持续多久?
如果任何帮助和分享会让自己陷入危险,这样的付出是否要慎重呢?
孩子从来不是我们讨好外界的工具,更不是我们满足虚荣心的载体,他可以不是别人眼中的乖孩子,好孩子,但他更应该成为一个忠于自己、热爱生活、在乎周遭的人!
每个孩子都有他在意的东西、情感、追求,这些都是他最宝贵的财富,值得他捍卫的珍宝,他可以勇敢地拒绝,不分享;也可以因为合作和分享而更幸福。
如果孩子你愿意去分享,妈妈很高兴;如果孩子你不愿意分享,妈妈也会支持你,支持你去守护心中认为更重要的东西!
传统文化将分享视为美德,例如“孔融让梨”,因此孩子关于“分享”的理解自小就受到父母的影响,但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够将“分享”一词正确地传达给孩子。对于父母说最重要的是了解孩子的内心,适时适度引导孩子分享。
分享不是付出,也不是讨好,它是孩子发自内心的邀请,接纳别人进入自己的世界,共同玩一个玩具,吃一个食物。
你有没有教孩子分享?怎样分享的呢?留言区讨论一下吧~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2021-10-12 16:17:05
2021-10-12 16:16:22
2021-10-12 15:46:17
2021-10-12 14:46:17
2021-10-12 14:17:07
2021-10-12 14:16:22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2021-10-12 16:16:45
2021-10-12 15:46:19
2021-10-12 14:46:20
2021-10-12 14:17:27
2021-10-12 14:16:45
2021-10-12 13:46:2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