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重庆特产传说(593) | 梁平砂陶 300多年岁月烧出的宝贝

时间:2021-11-26 08:16:48来源:上游新闻

西南地区的冬天,总是山寒水冷、寒风刺骨。御寒,成为整个冬天很要紧的事。于是,聪明的古人便发明出了一种御寒“神器”——烘笼。

烘笼,由竹编和砂陶(又称瓦钵)两部分组成,“烘”是它的功用,“笼”是它的外形,合在一起,名曰:烘笼。天气寒冷时,只需在砂陶中盛上用柴禾烧成的木灰并埋上木炭,便可给人融融暖意。

立冬过后,重庆市梁平区梁平砂陶进入销售旺季。在梁平区礼让镇新拱村,李志伟和妻子常正杰仍坚持用传统老手艺制作烘笼钵等砂陶制品,他们加班加点地赶制生产订单,将造型别致、经久耐用、保温性能好的土砂罐、土蒸笼、土药罐、灰笼钵钵等砂陶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市场。

摄影:熊伟

梁平砂陶制作技艺是梁平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李志伟夫妻俩采用当地独特的红豆子泥,沿袭古老制作工艺,经过选土、揉泥、制坯、晾干、烧窑、上釉等工序烧出陶器,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在作坊里,李志伟摇动着土陶机,细心地把一坨软泥化无形于有形。伴随土陶机的转动,手心里的泥慢慢有了砂陶最初的模样。“制作砂陶的泥一般为红豆子泥,这种泥黏性较大,适合烧制砂陶。”李志伟说,具体用哪一块的泥也很有讲究,不能用地表层的泥土,地表层的泥土腐殖质较多,黏性不够;必须得挖1米深取中间地段的泥土;1米以下的泥土也不适宜。谈话间,不到一分钟,李志伟已把一个砂陶制作完成。

摄影:熊伟

如此精湛熟练的手艺,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所能练就。李志伟家祖祖辈辈都以制作砂陶为生。10年前,在外务工的李志伟回到家乡,开始跟随父辈学习砂陶制作技艺。经过半年的学习与磨炼,李志伟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技术能手,并渐渐独当一面。耳濡目染下,常正杰也掌握了不少砂陶制作技艺,成为了李志伟的最佳搭档。

普普通通的泥土经过反复搅拌、晾晒、高温烧制后,是如何做到不开裂的呢?其中奥秘就是在红豆子泥中加入煤炭灰。李志伟说,红豆子泥和煤炭灰按照2:1的比例混合好后,黏性大大增加,就像拌了胶水似的,用手抓一把,用力那么一攥,攥成一个2斤重的泥土饼子。然后,放到土陶机上,套上模具,左抹右抹、上抹下抹,并轻轻拍打,一个砂陶便初步成型。

紧接着便是晾晒。“晾晒是烧制前的关键,不能有一点水分,否则烧出来的砂陶就不成型。”李志伟说,夏天由于温度高,晾晒2天即可去除水分;冬天温度低,至少要晾晒10天。

摄影:熊伟

烧制环节可谓重中之重,尤其对火候的掌握要求极高,一个不留神便会前功尽弃。烧制砂陶时,需在窑子中铺上一层厚厚的煤炭,然后扯一把干柴点燃后放入煤炭中,在鼓风机的加持下,火力更加旺盛。一次性将20余个砂陶放入窑子,盖上铁盖慢慢烧制,20分钟后,砂陶烧得通红。最后一步为上釉,把烧得通红的砂陶再次放入煤炭灰中,大约10分钟后,砂陶从红色变为黑色,砂陶制作宣告成功。

摄影:熊伟

和泥、制坯、晾晒、烧制、上釉……一个完整的砂陶需历经30多道工序,耗时漫长。李志伟夫妇每天在作坊工作时间长达10多个小时,每年有4万多个砂陶在他们手中诞生。

摄影:熊伟

不变的作坊,重复的流程,夫妻二人就这样乐此不疲地坚持了10年,年复一年,他们用手中的泥土守望着梁平人对砂陶的记忆。

来源:视界网、新华社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