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被妈妈掌控了30年,她的悲剧,给父母上了一课

时间:2021-12-08 16:17:25来源:王者晓窝

文稿:安娜

“妈妈,我今年30了,我再也不想活成你想让我成为的样子了,你告诉我,为什么你还要这样困住我?为什么爸爸在你身上犯下的错误,你却要拿来惩罚我?”

这是最近热播剧《女心理师》中蒋静跟母亲摊牌时说出的心里话,仅从这段话语里,我们就可以看出蒋静内心是多么痛苦,她活得有多挣扎!

电视剧中“暴食症”患者蒋静在妈妈的牵制下生活了30年,就像是个提线木偶,没有自由,没有自我,有的只是妈妈对她过分的约束和她心底深深的怨恨。

母女之间明明应该是最亲近的人,为什么会变成如今的局面?

1

被“爱”笼住的蒋静

在蒋静很小的时候,她爸爸去了国外后再也没有回来,爸爸的不告而别,重重地打击了妈妈,蒋静从小就被妈妈告知,她爸爸是一个没有担当的人。

随后,蒋静妈妈的生活重心和情绪重心全都放在了自己女儿的身上,甚至表现得非常过分。

比如,蒋静每次放学都会被妈妈翻书包,当着客人的面也不例外,丝毫也不给蒋静留一点尊严。

有一天,妈妈又习惯性地就翻起了蒋静的书包,查看她的笔记本,发现了蒋静有早恋的迹象,虽然妈妈看完之后什么也没说,蒋静却吓得坐在沙发上哭了起来。

当一个孩子青春期的懵懂和羞涩被无情地撕扯开并袒露在那么多人面前,她是何等的难受啊!

再比如,妈妈每天规定蒋静必须花10小时练习钢琴,而且弹不好“拉三”就不能吃饭。以至于长大后的蒋静一听到“拉三”这个词就会习惯性呕吐。

蒋静从小到大,她妈妈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她的严加看管。一路走来,蒋静就像犯人一样被妈妈囚禁在“爱的牢笼”内,始终脱离不出去。

在这样压抑环境中长大的蒋静,渐渐变成了双面人,在妈妈面前她装作是斯文听话的乖乖女,在朋友面前,她立刻变成一个狂吃乱喝、情绪高昂的叛逆少女。

而只知道一味批评的妈妈并没有意识到女儿情绪上的变化,直到有一天,妈妈突然看见女儿嘴角挂着血、双眼无神地坐在黑暗的房间内,怎么也叫不应。

这一次,妈妈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赶紧找到心理医生贺顿准备为女儿做治疗。

2

看心理医生的蒋静母女

治疗的当天,妈妈带着蒋静来到了贺顿的工作室,却又不让女儿进去和贺顿谈话,她自以为知道女儿的所有事情,就可以全权代表女儿,可她怎么会真实了解女儿内心的想法和痛苦呢?

当然,贺顿拒绝了蒋静妈妈的无理要求,她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是要从患者自身获得信息,哪怕是一句话、一个下意识的动作,都要比通过其他人传过来的信息要强许多。

终于,蒋静亲自来找贺顿咨询了,第一次来的时候,蒋静防备心很重,贺顿用温暖的话语慢慢打开了她的心扉。

蒋静告诉贺顿,她之所以在暴饮暴食后抠吐,是因为她爱吃却又怕胖。而贺顿却告诉她,她的这些行为只是表面原因,深层原因还是与她妈妈有关。

因为,蒋静妈妈只想让女儿按照她的想法成长,一路走来,从来都没关心过女儿是否开心,这就让女儿渐渐地失去了自我。

第二次来咨询的蒋静情绪已经稳定了许多,她对贺顿说出了心里话:“你知道吗?我讨厌所谓的在意,因为不管是善意或是恶意,都会造成不幸。”

显然,蒋静妈妈那原本关乎爱的在意,一旦过分,就从善意逐渐演变成了恶意。

童年的蒋静不喜欢弹钢琴,喜欢打鼓,她偷偷跑出去和乐队小伙伴们在一起打鼓的时候,她妈妈会想方设法找到她,并在众人面前骂她,甚至打她。

在贺顿那里咨询过两次以后,蒋静对生活渐渐重拾了希望,她的脸上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可是,她妈妈却坐不住了,仿佛害怕失去掌控权,到了第三次咨询的时间,她妈妈竟然没收了蒋静的手机,并告诉贺顿蒋静以后不再去咨询了。

蒋静对未来自由生活的向往又一次落空,她彻底爆发了。她扔掉妈妈喜爱的珠宝,脱下妈妈给她买得像病号服一样的裙子,穿上了自己喜欢的小背心和短裤,想要出门,却被妈妈发现后反锁在房间里不许她出门。

这时的蒋静彻底绝望了,她想要割腕自杀。而贺顿凭着心理咨询师的敏感,觉察到蒋静可能想要轻生,生命危在旦夕。

为了挽救蒋静,贺顿想到了钱开逸,马上让他通过电台广播的方式,终于把在生死边缘徘徊的蒋静拉了回来。

3

和解后的母女找回了快乐

被营救后的蒋静也向妈妈敞开了心扉:“妈妈,能成为你的女儿,我感到很幸运。

我一直都很在乎你的感受和看法,这种在乎是由心而发的,哪怕长大也好,哪怕独立也好,我都不会离开你。”

积压在心底30年的话终于说了出来,蒋静释怀了,她的妈妈也终于意识到自己偏离了正常的轨道,彻底伤害到了女儿。

曾经,蒋静有的只是妈妈对她过分的约束和她心底对妈妈深深的怨恨。不是因为别的,恰恰是因为妈妈这份爱,这是妈妈为女儿所设的“爱的牢笼”,这份爱太沉重、太压抑。

如今,和解后的蒋静和妈妈彼此敞开心扉,一起去探索调整合适的相处方式,逐渐找回了轻松和欢乐的心情。

其实,不管在剧中还是在现实中,任何形式的爱和在意都要建立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如果爱和在意被一个人强加到另一个人身上,那么,这份沉重的爱就会形成“爱的牢笼”。

一个为了看守牢笼里的人在无形中困住了自己,另一个则成了被锁住的无辜囚徒,两个人互相折磨,痛苦不堪。

《女心理师》是一部探寻心理问题的电视剧,它映射出了社会上各种畸形的现象,其中包括畸形的婚姻关系,畸形的亲子关系。

同时该剧也向我们表明,只要这种畸形关系通过治疗回归正常,久违的幸福感就会重现。

在当今社会,虽然每个家庭成员间都有自己的相处方式,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家庭的氛围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成长。

父母爱孩子是一种天性,关键是我们做父母的要学会用一种温柔和理智的方式,去释放我们对孩子的关爱,呵护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而做儿女的成年后也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学会跟自己有缺陷的家庭共处。我们无法选择家庭出身,但我们选择对待原生家庭的态度,可以通过寻求心理帮助,获得与痛苦相处的能力。

写在最后:

今天的你过得好吗?发自内心地快乐吗?当你静下心来仔细想想,是不是已经很久没有肆无忌惮地大笑了?

也许你已是大龄单身女青年,却因活在父母的掌控下而郁郁寡欢。也许你辛苦养育着孩子,却因时常得不到孩子的理解而焦躁不安。

现实中,像蒋静母女这样的情况也不是少数。成长的路上,孩子如果一味地被迫选择妥协,那么自我意识就会被父母的意识所吞噬,如此一来,在这些孩子的人生里,就再也没有自我主见可言。

柏拉图说:如果,不幸福,如果,不快乐,那就放手吧!

有时候,最好的爱是放手,最好的放手是“不爱”。

我们做父母的要学会对孩子适时放手,适当学着放弃控制欲的爱。给孩子合适的爱,才是真爱。

朋友,你爱你的妈妈吗?妈妈给你的爱,会让你感到被控制吗?

审稿:菱湖君子竹芯小平

图片:岁月无声

校对:岁月无声

排版:涵煦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