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7 16:18:03来源:西安歪妈
死亡是件很沉重的事情,从古至今,无论是千百年前的古人,还是我们的父母长辈,几乎都对“死”这个字讳莫如深。
曾在某乎上看到有宝妈求助,丈夫因意外去世已经2个多月了,自己和家人一直没敢告诉3岁的儿子真相,骗他说父亲去了很远的地方出差,要过段时间才能回来。
开始的时候,孩子每天追问爸爸去了哪,什么时候能回来,这让宝妈心如刀割,一度坚持不下去。
过一阵子以后,她本打算等孩子稍大一些告诉他真相,但似乎年幼的孩子已经有所察觉,每天闷闷不乐,问爸爸问得越来越少,还经常会在纸上画爸爸。
这位宝妈提问,到底该不该告诉孩子爸爸已经去世?又该以怎样的形式说出来呢?
确实,生老病死是无法阻挡的自然规律,向一名3岁的孩子把“死亡”这件事解释清楚很不容易,在现实生活中,几乎大多数家长都会刻意地淡化处理,让孩子慢慢地自行发掘真相,寄希望于时间治愈一切。
然而压抑和逃避从来无法真正地解决问题,如何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是每位家长都需要掌握的“必修课”。
当某天意外来临,孩子真的接触到“失去”时,我们应该教他学会如何更好地面对,赋予他从阴霾中走出来的勇气。
妈妈写的去世指南:“等我离开后,你可以这样过”
哈莉是美国的一位插画师,在她5岁时的某一天,她突然意识到每个人都会死,同时开始感到害怕:万一妈妈离开人世,自己该如何生活?
直到23岁这年,哈莉终于忍不住向母亲苏西讲述了这样的担忧,请她写一本书,来告诉自己如何正确面对死亡,适应妈妈离世后的日子。
于是母亲苏西像是写教程一样,用幽默的语气,为女儿写了一本“妈妈去世指南”,其中包含从她离世后的第1
天开始、到第2
万天为止,女儿都该做些什么,比如“向长辈、朋友倾诉痛苦”、“为母亲举办一场葬礼”、“去山上远足”等等。
苏西在书中写道:“我们应该多和我们的孩子聊聊死亡。我们如何用心迎接新生命,就该同样重视生命的逝去。”
不得不说,我们很多中国家长,其实缺乏像苏西这样与孩子坦然谈论死亡的勇气,而对孩子展开“死亡教育”,等同于教孩子慢慢学会如何接受失去,当亲人去世后,如何走出悲伤,适应新的生活。
就像苏西为女儿撰写的这本“妈妈去世指南”一样,我们在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时,不应该去选择避讳,抵触类似的话题,而是应该适当谈论它,告诉孩子自己真实的想法,鼓励孩子尝试认清生命的真相,对死亡秉持更正面的看法。
对孩子“死亡教育”,要正确引导
和孩子谈论“死亡”这样沉重的话题,很多家长难免会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开口。
尤其当孩子某位朝夕相处的亲人去世时,更是不知道该怎样对孩子解释清楚斯人已逝的道理,不知道该如何帮孩子排解忧伤。
其实和成年人一样,此时孩子需要的更多是宣泄,我们不妨引导孩子将情绪释放出来,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比如鼓励孩子想哭就哭一场,试着用写信、画画的方式来寄托自己的哀思等等,允许孩子发泄自身的情绪,给予他更多的安慰。
如果一味地让孩子压抑情绪,独自去面对,很可能会为其留下心理阴影,对成长造成不好的影响。
此外,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抓住孩子成长过程里涉及死亡话题的每个机会,让孩子意识到死亡的存在,展开“死亡教育”。
比如当孩子的宠物死去时,我们可以举办一场小小的“葬礼”,通过这样的仪式感,来加深孩子对于死亡的记忆,给孩子一个与过往情感寄托道别的机会,并且对孩子做好心理上的疏导,帮孩子从悲伤中快速走出来,对死亡建立更深刻的理解。
结语:
死亡不可避免,我们在对孩子展开“死亡教育”时,不妨向撰写“妈妈去世指南”的苏西学习。
如实告诉孩子这个世界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不刻意地逃避死亡话题,引导孩子正视死亡,从而帮孩子理解死亡的真正含义,不再感到恐惧。
今日话题:你会怎样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2022-04-07 16:17:49
2022-04-07 16:16:59
2022-04-07 15:46:03
2022-04-07 15:28:12
2022-04-07 14:46:03
2022-04-07 13:46:03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2022-04-07 15:46:05
2022-04-07 14:46:05
2022-04-07 13:46:05
2022-04-07 12:46:05
2022-04-07 11:46:06
2022-04-07 10:46:0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