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水湄物语:孩子不肯关电视机,妈妈应该怎么办?

时间:2020-08-28 14:17:07来源:幻乓科技

“怎么让孩子更听话”

作为三个娃的妈,我很经常被问到育儿的问题,什么样的问题都有。

比如前不久,有一位6岁孩子的妈妈就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怎么样更好地跟孩子沟通?”

我一听,就意识到这是个伪问题,其实大部分妈妈在问你“如何更好地跟孩子沟通”的时候,

真实的问题是“怎么让孩子更听话”。

于是我追问这个问题:“举例来说呢。”

“比如,他看电视的时候,一定要把一集看完才肯关电视,怎么沟通呢?”

果然,我没有看错,这个问题的背后基本逻辑就是“你怎么不听妈妈的话呢?妈妈让你关电视你就应该关电视啊”,如果可能的话,后面还有一句隐藏话语,“妈妈这是为了你好啊。”

84

%

说真心话,这事儿也无可厚非,在大部分的家长眼里,孩子毕竟是脆弱的、幼小的,需要保护的。那当然需要制订一定的规则,这个逻辑出发点,其实没有问题。

有问题的是:

●这种规则是家长一厢情愿的呢?还是跟孩子相互商议后决定的?

●这个规则是提前告知了的,还是突然被告知的?

●这个规则有没有可以商榷的余地,有没有中间提示?

规则需要与孩子一起制订

回到刚才这位妈妈的具体问题上来说,“看电视不能看完一集,而是按照时间规定

(比如半个小时)

”这件事,是妈妈一个人决定的呢?还是跟孩子商议后决定的?

如果是前者,凭什么妈妈规定的事情做孩子的就应该遵守呢?

反过来说,如果妈妈事先跟孩子商议过规则,明确看电视半个小时一定要关掉,并且孩子也可以看得到明确显示时间的钟表,那么既然事先大家已经约定过规则,那么不遵守规则就是孩子的问题,妈妈可以采取手段。

这种手段可以是立即关掉电视,也可以是下一次不给看电视。

比如在我们家,我只要简单说一句:“嘟嘟,你答应过妈妈的事情你没有做到,那么下次妈妈答应你的事儿,我也做不到。”

这样,嘟嘟就会乖乖地关掉电视,因为他意识到:

这是双方的约定,如果他打破契约的话,我也可以打破契约。

如果这样的话,我答应带他出去玩,答应给他买酸奶,答应晚上陪他睡觉,答应给他讲故事……这些所有的契约,我都可以打破,想想不合算啊。

规则需要提前告知

看电视只能看半个小时这个规则,是不是提前告知了?

一般而言,

如果这个规则提前告知,孩子都能比较通情达理地接受。

但如果妈妈本来没有说过这个规定,自己在刷手机,突然一看表,“呀!晚了,赶快的,你关电视上床睡觉啊!”

“呀!凭什么啊?我看得正起劲呢!妈妈你事先又没有通知过我,凭什么突然出来的规定啊?!”这个孩子也一定会出现反弹。

在我们家,一般给嘟嘟看电视或看iPad也会提前告知可以看的时间。如果实在是事先没有告知,可以在意识到这件事的时候跟他商议,再看10分钟可以么?他有时候会讨价还价,再看5分钟

(可怜的嘟嘟还没有哪个时间更长的观念)

成交!妈妈设置了5分钟的倒计时,时间到,他自己就会乖乖地关掉电视或iPad。

有商榷余地和中途提醒

最后一点,就是

这种规则有没有商榷的余地,以及有没有中途提醒。

其实,所谓“商榷余地”,就是又回到了第一点,这个规则是你们共同制定的,如果孩子不能参与意见,那么他为什么一定要遵守呢?

比如我说再看10分钟,嘟嘟就可以还价说“再看5分钟或者15分钟”

(等他分清楚时间长短之后)

,那我就会陈述我的理由,当然他也可以陈述他的,最后大家达成一定共识。

在这个过程当中,

他不仅有参与感,还能利用各种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利,还能感受到“坚持”和“妥协"的力量

,其实对于孩子是很好的锻炼。

至于中途提醒,那就是大部分孩子在沉浸一件事中,对时间是没有概念的

(其实成人也一样)

。那么妈妈应该在快接近结束的时候,提醒下说:“还有5分钟啦”、“还有最后1分钟了”,这样给孩子一个心理预期,最后的结束也就比较顺理成章。

这篇文章只是针对“关电视”这个具体的问题来讲述,实际上,我自己有一个基本的育儿态度,就是

把孩子当作成人一样来尊重。

我有次问那位问问题的妈妈:“如果你先生跟你说‘这集看完我就去睡觉’,你会强行关掉电视机么?如果不会,那为什么你对孩子的态度不一样呢?”

你如果觉得你的先生太累了,应该早点休息,是不是会跟他商量一下?是不是会中途提醒一下:“你又看了半个小时了,真的要去睡觉了。”

如果是会商量的话,那么为什么你不能跟孩子一起商量呢?

绝大部分问题是家长的

有些人会说,孩子毕竟还小,不懂事。

没错,孩子是还小,但并不代表在一些简单的事上,他没有自己的意见。做家长的都希望孩子未来是具有独立人格的,是有思辨能力,是能够与一些不喜欢的事对抗的。那为什么在幼时,我们都不给予他们这些权利和机会呢?

在做妈妈的过程中,我是愈发觉得,

绝大部分的问题,都是家长自己的问题,而不是孩子的问题。

育儿的过程,其本质上是再次审视自己的过程。孩子,只是一面镜子,真实地找出了我们的缺点和不足。

我们需要的,

不是去改造孩子,而是改造我们自己。

当我们自己变得更好的时候,孩子,自然会变得更好。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