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孩子从“妈妈”叫到“妈”,称呼少了一个字,暗示孩子三方面变化

时间:2020-11-14 10:16:39来源:Hi糖果妈妈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指出,3~6岁的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养成主动性和独立性。父母应该好好利用这一时期。

编辑:胡蝶

定稿:欧阳比文

还记得第一次听见小家伙开口叫“妈妈”的情形吗?每次听到孩子一声声唤着“妈妈”稚嫩的声音,做母亲的都感到自己的责任重了几分。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对妈妈的称呼却也悄悄改变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开始将甜甜的“妈妈”变成了“妈”?

孩子不愿再叫“妈妈”,是和妈妈不亲了吗?

孩子上幼儿园大班之后,思思明显感觉孩子长大了,不仅掌握的技能越来越多,小小的娃娃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注意。

一天早上在幼儿园门口分别的时候,儿子突然和自己说:“妈,你能不能不要叫我小名了?我们班同学的家长都是叫他们大名的。”思思愣了愣,下意识地答应了。

看着孩子背着小书包走进教室的背影,思思久久没有回过神来。她颇为失落地和老公复述了儿子的话。“不喜欢我叫他小名,是觉得丢面子吗?如今连妈妈都不叫了,你说他是不是和我不亲了?”

老公平轻声安慰她:“其实早晚有这么一天的,咱们当初不也是这么过来的吗?这说明我们儿子已经开始长大了。”话虽如此,可是思思仍然觉得有些失落。

从“妈妈”叫到“妈”,是孩子独立的“信号弹”

在孩子牙牙学语时,最早说出口的,以及最多说出口的通常是“妈妈”,这两个字包含了宝宝对妈妈无限的依恋与爱意,此时的宝宝像一个小跟屁虫一般,妈妈最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这得什么时候能长大呀。”

孩子长大的日子说来就来,当他主动由叫“妈妈”变成叫“妈”,就是思想开始独立的信号。

孩子对妈妈称呼的改变,大多数发生于幼儿园及上学时期,虽然我们不愿承认,但这些称呼的改变,往往伴随着孩子对母亲的热情与依赖减少,心智由幼儿逐渐向儿童期过渡。

称呼少了一个字,暗示孩子出现三方面变化

★ 语言系统完善

儿童4、5个月处于口语萌芽期,对发出重复的连续音节较为擅长,最先掌握的“妈妈”“爸爸”等音节固定为对父母的称呼。

宝宝小的时候语言系统不完善,所以偏好于发出连续音节,在学会叫爸爸妈妈之后会一直保持这种习惯。

2~3岁时的儿童进入口语成熟期,语言习惯已经基本固定,此时不仅能理解并说出较为复杂的句子,对单个字、词的掌握同样非常熟练,因此叫“妈”成为另一种选择。

★ 独立人格建立

在儿童两三岁时,会逐渐萌生自我意识,他们会惊讶的发现自己与妈妈不是一个整体,自己同样具有决定与控制的能力。

此时的孩子正在经历人生中第一次独立意识的觉醒,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具有决策权,此时的他们会用称呼的改变、频繁说“不”、固执己见来证明自己的“长大”。

★ 亲子关系转变

在儿童2岁以前,不论是生理还是心理,基本上都处于对父母的绝对依恋中,父母行为具有极强的权威性。

在儿童满24个月以后,拥有了除了父母之外的交际关系,父母亲的权威逐渐削弱,孩子开始理解“分离”,,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心理断奶”。

父母要逐渐接受自己在亲子关系中会逐渐失去主导权的事实,虽然对于已经习惯了一脸模式亲子关系的父母来说很难适应,但这却是孩子人格完善的必经阶段。

想维系亲密的亲子关系,就要接受孩子的长大

关注孩子的想法

有些家长会说,这时的宝宝不乖了、不听话了,如果全部依从父母才是“乖”的话,那这样的乖等同于没有主见。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多关注孩子在想什么,能有效提高沟通效率。

父母不仅要接受孩子已经长大的事实,还要主动训练孩子各项能力,向他灌输更多知识和常识,这样的孩子才能适应更复杂的社会关系。

支持孩子的选择

想让孩子有更大的发展,就要给他可以尝试的自由,孩子享受做决定的过程,这能帮助他们完善个人意识,“梨子是什么滋味,尝一尝才知道”,让孩子不断尝试,才能加深理解,规避更多错误。

糖果妈妈叮嘱:尽管“妈”的称呼略显生硬,但是在孩子心里,最亲近的人仍是父母,亲子关系的变化不代表亲情生疏,这只是孩子成长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而已。

我是糖果妈妈,一个学习成长型宝妈,专注孕产和育儿,想要轻松养娃别忘了关注,糖果妈妈团队将为您的育儿之路答疑解惑。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