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4 10:17:22来源:高考快讯
高中,对每位学子来说
都是一个转折点
父母作为转折点上的助力器
他们同样在挥洒汗水
今日要讲一位单亲妈妈的故事
她的孩子当时读高二
大家可以看看
一个高中生家长
每天都是如何过生活?
清晨5点钟
听到妈妈屋内窸窸窣窣的声音,她穿好衣服起床要给孩子做早饭了。长时间的早起,这位单身母亲已不需要闹铃来叫醒自己,身体已经形成生物钟。
简单洗漱下,立马钻进厨房给孩子做热乎乎的早餐。动作不敢太大,怕锅碗瓢盆的声音吵醒了昨天晚睡的孩子,想让孩子多睡会儿。
早餐做的都很简单,但是为了给孩子补给营养,妈妈也是变着法做。饺子、馄饨、面条、疙瘩汤、炒饭,偶尔也给孩子整点牛奶和面包,总之就是每天都不一样。
打卤面做好了,端上饭桌,该准备叫孩子起床了。
妈妈轻轻推开儿子的房门,看到孩子床头墙上贴满的那些奖状,妈妈欣慰地笑了。又看到儿子睡得还香妈妈有些于心不忍,但……“儿子,该起床了,等会儿就要迟到了”。
“打卤面,快吃吧,吃完赶紧去学校。”孩子快速地秃噜完面条,背好书包,“妈我走了啊。”
“好,注意安全啊。”
早上6点半
孩子走了之后,妈妈就开始收拾卫生,收拾自己,然后工作。
孩子学习紧,自己也帮不上啥忙,只能把所有的力气都放在了他的后勤上,让他吃的好,穿的暖,能好好的学习。
晚上7点多
妈妈下班回到了家。走到沙发前躺下,简单休息会,消除下这一天的疲惫。
晚上8点
妈妈起来走到厨房,打开冰箱,开始翻找食材,晚上要给孩子做点好吃的。
晚上9点多
孩子下晚自习回到了家,来后孩子边吃饭边和妈妈聊学校当天发生的事儿。
“今天我们数学测验了,我考得不是很好。”
“没事儿子,这只是一次测验,再努力呗,妈妈相信你。”
简单而又平常的话语,充满了这个温馨、温暖的家。
孩子吃完饭就开始写作业,妈妈倒上一杯热牛奶,洗好水果放在孩子书桌边,就坐在旁边看书陪着他。
整个屋子静静的,只听得到笔写字的沙沙声。虽是无声但胜似有声,这是这对母子多年的默契吧。
晚上11点
孩子写完作业收拾好书包,洗漱。
晚上12点
孩子上床闭灯睡觉。
而母亲也回到了自己的房间,终于能休息了。
这就是一位高中单亲妈妈的日常生活,平淡而又忙碌,简单而又充实;但对孩子的爱,无声而又深沉,伟大而又温暖。
这位母亲还告诉我,她和孩子爸爸十多年前就离婚了,为了孩子就一直没有再婚,只有他们母子俩相依为命。也正是因为这样,她和孩子无话不谈,没有小秘密。
而且孩子平时看的书妈妈也会看,他们之间没有代沟,和同学之间的事儿也会询问她的意见,这就是母子俩的相处方式。
孩子的吃穿用并不宽裕,但和他学习有关的却从不缺少。因为孩子爱看书,平时这位妈妈攒够点钱就会给孩子买上几本。
其他孩子可能周六周日都去补课了,因为家里经济条件有限,没有钱给孩子补课,所以周六周日孩子基本都在写作业,有不会的就在微信里问老师,老师直接给讲解。
说到老师,这位妈妈又给小编分享了一个温暖、感动的故事。
“因为我的身体不好,家里困难,所以学校的老师对我们母子俩都很关照。春节的时候,老师还担心我们娘俩没有钱过年,给了孩子1000元红包,我和孩子都很感激,孩子还特意把红包纸贴到了墙上。”
在我问到这位母亲有没有什么话想对孩子说,她发来了这样一段话:
十多年前独自一人把孩子带到这个陌生城市里来,十多年的相依为命的确苦了孩子,但希望因此他能更懂得生活的不易!我不会强迫他高考考多高的分,只希望他能不辜负老师和妈妈的辛苦付出,不辜负自己十二年的努力,尽力就好!
在和这位母亲聊完之后,我们还特意到这位家长的朋友圈看了看,分享的内容全部都是和孩子的日常,餐照、礼物、正能量的话语……等等。
看完这些,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想到自己的母亲,在我学生时期也是这样不辞辛苦,为我操前操后,可能天底下的母亲都是如此吧。
虽然又当爹又当妈生活挺苦挺累,但她和孩子之间的爱很甜。最伟大的感情,深情而又低调;最真挚的付出,倾尽而又无声。
1
凌晨4点半的厨房,感动无数人
有一天,高考生晓琳4点半上厕所,竟发现系着围裙的父亲在厨房忙碌着。凌晨4点半的厨房,竟然是一位陪考爸爸的感人背影。
如果不是上厕所,晓琳永远不会发现父亲那感人的“背影”,他每天凌晨4点半起床熬粥。一碗看似简单的小米粥,从烧水,淘米,下锅,熬煮到上桌,至少需要半小时。
晓琳的父亲是万千中高考生家长中的一位,高考这一年,他们往往忍受着劳累、孤独,却还要展现出积极乐观的一面,做孩子坚实的后盾。有些付出,只有自己知道。
是谁,在凌晨5点把热腾腾的早饭端上餐桌?
是谁,在中午12点把午餐送到校门口?
是谁,在晚上9点半把沾满汗臭的校服洗净,甩干,熨平,又在写字台放上一杯热牛奶?
郸城一高实行封闭式管理,一个月仅放假2天,但每周日中午,学校开放,于是,就产生了“送饭大军”。
家长们从四面八方哄拥而至,甚为壮观,走着来的、骑电动车的、开着私家车的,场面不亚于高考。
左手保温桶、水果袋,右手小桌子、小板凳,无数家长就是带着这样的装备,站在学校门口等待放学铃声……高考不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个家庭。
国家级贫困县、高考“神话”,组成了外界对郸城的认知,这个豫皖交界的小县城,地上没宝、地下没矿、山上没树、田边没河,就连这几年河南省蓬勃兴建的高速公路,也都绕着郸城交织而过,没留下一个入口。高考是郸城人的希望与出路!
每一次的等待,家长们必定会看一眼贴在校门口的清华、北大录取榜单。2012年,23人被清华、北大录取;2013年,26人;2014年,25人被清华、北大和香港中文大学录取;2015年,34人被清华、北大;2016年,据该校官网介绍,有40人左右被录取。
熟悉的放学铃声响起,家长们急忙拿起孩子的午餐,潮水般涌进校园。他们都有约定好的地点,在那里相逢。
家长搭建好了临时“餐桌”,摆出饭盒和餐具,静静等待。
母亲给孩子们盛饭……
教学楼的墙根处、树荫处和能遮阳的地方,成了露天的食堂。天再热,路再远,为孩子送饭,饭盒、碗筷、水杯、马扎,一样也不能少。
母亲蹲着给儿子扇扇子,生怕热着孩子……“我也帮不了什么忙,只能做点这些。”
他们说,这是每周最期待的时刻,“慢点吃,别噎着。”母亲叮嘱。
在外打工的夫妻俩,千里迢迢专程赶回来,“孩子上学不容易,我想亲自下厨给他做好吃的,补充点营养,孩子就爱吃我做的菜。”
无言的爱,深深的凝望。
奋斗的背后,家人无尽的支持。
遥遥望见他们,一家人其乐融融,孩子吃着可口的饭菜,母亲微笑着,父亲不时询问着什么。
吃过饭,爸爸给女儿送来了一壶热水,嘱咐她要多喝水。
吃完饭,妈妈开始给女儿切西瓜,她洋溢着期待与幸福……
此时,已经放学十多分钟,这位大爷还没有找到孩子,正在向教学楼张望寻找……
爷爷正在吃孙子剩下的饭菜
来送饭的不但有父母,也有爷爷奶奶,全家出动!
有的家长没有送餐,他就是其中一个,注视着“送饭大军”。
放学时间不到15分钟,很多学生手里拎着从餐厅打包的饭菜。还有一位学生吃完饭,正争分夺秒的往班级跑。
30多分钟后,家长们赶紧匆匆撤离。
一瞬,校园将重归平静,进入学习状态。
父母给了孩子生命,甘愿为孩子遮风挡雨,创造温暖天地。可有多少孩子能看到他们身后,默默付出一切的父母,他们独自承担着生活里的疾病、贫困、苦痛……
父母一直在以他们的方式为这个家,为孩子付出。是父母将我们带到这个世界,让我们感受到幸福与甜蜜,我们的生命是从睁开眼睛爱上父母的面孔开始的。
2
再忙再累
也要陪孩子走好高三这一年
我们总在说忙忙忙,但是孩子的教育根本不可能等着我们来弥补,只要稍微有点忽略,孩子的成长变化会很明显。有些毛病一旦养成,会花费很多精力来改正,甚至根本无法纠正。
因此,不管挣了多少钱,事业发展有多顺利,如果孩子的教育不得当,将来老了会后悔,尤其是高三这个关键期。
高三学生可能经历这4个阶段
高三的考生在备考的一年中,心理变化从开始的激情满满到后期的停滞不前,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形式,现在为家长详细叙述。
阶段1:激情期
8月至11月是孩子准备高考过程的“激情期”,这时孩子的表现为积极、勤奋、努力、投入,充满信心。
家长对策:
在这一时期,家长要做的工作就是保障后勤供给,不要多说话。
12月至次年1月是孩子准备高考的“疲劳烦躁期”,孩子表现为:身心疲惫,情绪低落,心情烦躁。
家长对策:
在这一时期,家长要做的工作是营造轻松愉悦的环境,改善孩子的情绪,不要因生活小事与孩子发生争吵,以免影响孩子的情绪,不要着急,相信孩子在老师的帮助下,很快会调整好的。
阶段3:否定怀疑期
3月份随着二轮复习的到来,有些同学成绩有较大提高,他们会更有信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但是也有不少同学经过几番努力,排名依然没有进步,或者说自己的排名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他们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不敢肯定自己今年还能否考得上大学,脑海里一片茫然。
家长对策:
这时孩子最需要家长给予切实的鼓励,自己努力,排名没有进步不代表自己的成绩没有进步,因为别人也在努力,别人没有坐在那儿等着你,实际上是大家都在进步,排名不进步不代表考不上大学。
阶段4:恐惧焦虑期
到了5月份,随着高考的临近,所有的孩子都会或多或少产生恐惧心理和焦虑心理。
家长对策:
这时家长千万不要用“不要紧张,不要害怕,考不上不算什么,明年再考”之类的话语去安慰孩子,因为这样的话只能使孩子更加紧张,可以找较为专业的人给孩子一些建议,要不然就是保持沉默,等待学校给孩子做工作。
高三一年,家长要做到6个不要
1.不要唠叨不休
有些家长朋友整天把高考挂在嘴边,无休止地唠叨。
整天用“要为父母争口气”之类的话刺激孩子。
不时督促孩子,要抓紧时间做作业。
一天到晚在孩子耳朵边唠叨要刻苦呀、努力呀。
不断磨叨孩子这么不听话呀。
千百次地说考不上大学没有出息呀。
无数次地比谁家孩子比你学习好呀。
甚至有的家长还踩凳子、趴门缝偷看孩子是不是在学习。
你让孩子一天到晚听到的都是类似的话,做的都是让孩子极其反感的事。
这种做法,这种不信任,只能是影响孩子的心情,让他不能好好学习,甚至还会造成双方的矛盾。
孩子和家长,一个是青春期,一个是更年期,尽量不要发生冲突、碰撞,那无异于火星撞地球,后果很严重。
对孩子表达关心要看准时机,适时适度,可以选择在他们休息、放松,心情比较好的时候;
嘱咐一件事最好不要重复两遍以上,否则既没有实际效果,又会给孩子以不被信任的感觉,只会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平时也要有意识地杜绝唠叨,不要过多地干涉孩子的行为,要给他们一个比较宽松的心理及生活环境。
有一个调查,“你最喜欢家长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和“你最喜欢家长做的一件事是什么?”绝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是“什么也不要说,什么也不要做。”可见,孩子不欢迎我们过度的关心。
我们尽量不要在孩子学习时轻手轻脚走进他房间,一会送牛奶,一会送水果,借关心之名,行监督之实。我们家长朋友们,心里真是纠结呀,孩子不学习吧,你生气;孩子学习吧,一点灯熬油,你就心疼。
其实对孩子精神上的关心和物质上的关照都要适度,无关原则的约束少一点,多余的关心少一点。
望子成龙的心情迫切,可以理解,但无论你的心里多么迫切,你必须要装出一副无关紧要、若无其事的样子来。最好是不即不离、若即若离。不要主动去过问,当孩子自己谈到相关话题时要认真地“察言观色”,巧妙应对。
家庭环境或氛围的改变不要过多,反差不要太大,要营造宽松、自然、愉快的家庭氛围。衣食住行都保持原样就行,可以让孩子在星期天适当地看看电视、听听音乐或逛逛街。
有些家长朋友不明白,让孩子所有的活动都集中到学习上其实没有好处。
学习不仅仅是看书,休息也不仅仅就是睡觉。让孩子在学习之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比如扫地、洗碗、洗衣服,不仅可以让孩子的大脑得到适当的缓解放松,而且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有好处。
3.不要进行过度的不合理的家教、补习
高三阶段,我们要正确看待孩子考试的分数。不惜血本地请名师做家教、开小灶,这样不仅挤占了孩子自由消化复习的时间,而且有揠苗助长之嫌;不仅浪费了时间、金钱,还容易让孩子形成不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不认真听讲,反正也有人给补习,极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孩子考试成绩不好,会上火着急,我们首要做的是和孩子一起查找原因,是情绪过于紧张,是考试题目过难,还是复习计划有偏差?是基础知识不到位,是考试技巧没掌握,还是学习没有努力?
如果你不心平气和地和孩子分析考不好的原因,并从中发现不足,制订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反而不是有病乱投医,就是大惊小怪,失望伤心,生气责骂,这些无疑都是火上浇油、雪上加霜,落井下石。
如果真想要帮孩子忙就要帮到正地方。当孩子确实是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而家长也没有能力和好的办法对孩子进行辅导时,可以寻求班主任及任课老师的帮助,或陪孩子一起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辅导资料来学习。
4.不要盲目攀比
有些家长朋友总是认为孩子的成绩不够优秀,可能考不上理想的大学,就经常把亲友同事家名列前茅的孩子拿来刺激自己的孩子,以为这样会有好效果。岂不知,这样效果更糟。
所以不要总对孩子说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如何好、如何勤奋、如何有出息的话,这样会有意无意地给孩子造成压力,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孩子从内心对学习、对高考产生恐惧、厌恶,更加不利于复习和考试。
要多进行纵向的孩子自己跟自己的比较,努力发现孩子每时每刻的进步,同时帮助孩子分析自身的长处和缺陷,以达到扬长避短、鼓舞士气的效果。
5.不要期望值过高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不顾考生的现实成绩和智力的差别,总想着让孩子成为状元、进名牌高校,为家长长脸,为家族争光。目标过高,超过了孩子的实际水平,使孩子觉得考不上名校就是无能,无形中给孩子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挫伤了孩子的自信心。
作为家长,我们要了解孩子的实际水平,不要给孩子过高的预期,要守住一颗最可贵的平常心。
6.不要过度焦虑
以往很多家长从孩子一进入高三就如临大敌,自己先有了变化:有的变得比平时更严厉,有的变得比平时更亲切,有的茶饭不思,有的夜不能寐。
家长们怕孩子的成绩大起大落使得自己的心中没底,怕孩子失去信心自己不能使他振作,怕孩子生病浪费时间,怕孩子情绪不好影响复习,怕孩子在这段日子里谈恋爱,怕孩子到高三了还不上心、不着急,怕孩子考不上理想的大学,反正是整日地忧心忡忡,担惊受怕,焦虑不安。
不知大家想到过没有,我们的情绪可以直接传染、影响到孩子的情绪?
孩子学习中面临的真正压力,恰恰就来自于关爱他们、呵护他们的父母。许多时候,作为父母的,自觉不自觉地就成了孩子压力的主要来源,在孩子准备高考的过程中充当的不是一个减压者,却是一个施压者。
尽管是这样,也请家长朋友们注意:
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让工作、家庭的一些事情、矛盾、不和谐音符影响到孩子。比如朋友说“我和孩子说了,我和他爸之间的事是大人的事,不用他管,他只要安心学习就行了。”这话看似合理,仔细想想,有谁能做到?
父母在一边吵闹打仗,孩子在一边漠然置之,安心学习?互换角色,你能做到吗?也不要因夫妻教育方法不一致而公开争吵,那样会使孩子感到不安全和不知所措,在孩子面前,父母最好保持一致。如果有不同意见,要避开孩子进行讨论,不要让他感到只有一个人说了算,以防止一方不在场时,另一方说话不起作用。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2022-03-04 10:16:51
2022-03-04 10:16:03
2022-03-04 09:45:57
2022-03-04 08:45:57
2022-03-04 08:16:50
2022-03-04 08:16:03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2022-03-04 10:17:15
2022-03-04 10:16:30
2022-03-04 09:46:00
2022-03-04 08:46:00
2022-03-04 08:17:08
2022-03-04 08:16:3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