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不要你觉得,我只要我觉得?”“晓明式”背后的育儿隐患

时间:2020-09-10 14:16:48来源:山地车暗色

幼儿园里有些各种性格和类型的孩子,同样也要面对各种类型的家长。现在很多人因为孩子少而过分宠爱孩子,舍不得孩子受半点委屈而出现护短的行为。家长为什么会出现护短的行为呢?家长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一、护短是为了维护面子和尊严

幼儿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幼儿出现不适宜行为会让家长感到颜面尽失,特别是优越感比较强的家长,认为幼儿应该像自己一样优秀。他们往往用“放大镜”放看待幼儿的优点,用“显微镜”看待幼儿的缺点。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他们对幼儿的一些不良行为视而不见。此外,还有一些幼儿已经养成了只愿意听好话,做顺心事,不愿意面对挫折的习惯,否则就会大哭大闹。为了避免幼儿不开心、发脾气,有些家长也会采取护短的方式哄幼儿高兴,并误以为这样有利于维护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

二、护短的情形出自责任扩散现象

在群体环境中,一旦出事,人们的责任意识会下降,会出现观望等待,希望别人首先站出来的行为,而自己不主动承担责任。如果事情没有做好,会认为这不是自己一个人的错,这种责任扩散的心理会使家长产生护短行为。

根据护短型家长的行为特点,教师与智力家长沟通的重点是对幼儿加强正面引导,同时避免家长的逆反心理。

一、向家长讲解有关幼儿的教育理念

护短,违背了全面发展幼儿的教育理念,但是如果教师直接讲道理,家长不见得能听进去。现在的家长不喜欢教师生硬地说教和长篇大论,而是喜欢具有提发意义的生动故事和经典实验。教师平时应该多注意积累这方面的素材,把自己希望传达的教育观念渗透其中。例如可以用木桶原理:一个木桶有许多块长短不一的木板组成。如果这些木板长短不一,那么木桶的最大容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个木板,而取决于那块最短的木板。因此家长应该从小注意给幼儿“补短”,这有利于幼儿积累发展的后劲,使其真正实现人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照顾家长的好面子心理

大多数人都有好面子的心理,注意在自己认为重要的人面前维护形象,而不太在乎对自己关系不大的人的看法和感受。毫无疑问,在幼儿园里,教师是家长心目中的重要人物,家长很在意教师对自己的看法,因此,教师应采取委婉的态度或单独谈话的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

三、避免家长产生教师在告状的抵触心理

有时,家长的护短行为与教师和家长沟通时的语气,态度及方式方法有很大的关系。例如,如果教师总是直接跟家长说幼儿今天又闯什么祸了,又出现什么问题了,家长的心情自然不好,他们会本能地产生抵触心理,把教师对幼儿的关心与爱护当作是告状,甚至嫌弃右耳。为了维护幼儿在教师心目中的形象。家长就会对幼儿的缺点避而不谈,只强调幼儿的优点,事实上,在调皮捣蛋的孩子也有安静可爱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发现幼儿的这些好行为,然后把告状变成谈心,先介绍幼儿在班级里的良好行为。在与家长一起商量幼儿问题行为的原因和教育方法,这时家长就会感觉到,教师对幼儿的观察与了解是全面的客观的,是在就事论事而已。

护短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那该如何引导家长正确教育幼儿而不是一味地偏爱和护短呢?首先就要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让家长意识到护短的危害。其次,要照顾家长的爱面子心理。每个人多少都会有点虚荣心理,家长也不例外,也想和其他一较高下。教师在和家长沟通的时候尽量用委婉的语气进行沟通,给家长面子。最后,少在家长面前“告孩子的状”。有些教师再和家长沟通的时候时候以为直接说,对家长坦诚是最好的沟通方式,但是往往很多人不愿意接受自己的缺点,哪怕知道自己存在某一方面的缺点,如果当着大家的面指出来的话都会觉得没面子,所以教师要注意和家长沟通的用词和场合。

同时,家长也要明白护短并不是为了孩子好,长期下去,只会让自己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能力越来越差,所以,家长要注意教育孩子的分寸哦,不能不管不顾也不能过于偏爱。育儿是一门学问,需要不断去探索和学习,育儿路上我们一起成长吧。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